目前的網絡經濟主要是由廣告推動的。
幾乎每家從事在線業(yè)務的公司,不管是小型企業(yè)還是業(yè)內巨頭都會收集有關消費者行為的數據,然后根據這些內容向消費者提供不同的廣告。 有人會認為這是侵犯個人隱私的; 互聯網促帶來的溝通和信息交流的便利性太大,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犧牲隱私。 但是,如果我們不需要犧牲我們的隱私權呢?
區(qū)塊鏈技術可以實現這樣的未來。 除了區(qū)塊鏈是去中心化的, 分布在不同節(jié)點或者用戶之外,
區(qū)塊鏈本質是和互聯網一樣的,屬于通信網絡(communication network)。 在區(qū)塊鏈上發(fā)生的每個交易必須由大多數節(jié)點驗證,這賦予了該技術防篡改性,是追蹤數據和價值交換的理想選擇。
目前,亞馬遜,Google,Facebook等數千家企業(yè)正從消費者數據中獲利,但是作為消費者個人幾乎做不了什么。 雖然,消費者可以選擇完全不再使用亞馬遜,谷歌,社交媒體,電子郵件等服務。但是在現金數字經濟中,這樣的生活相當于與世隔絕。幸運的是,毫無隱私和與世隔絕可能不再是唯一的選項。
想像一下,如果品牌和公司必須得到您的允許使用您的數據,那么 也許有一些事情你不會介意被第三方公司知道。
基于區(qū)塊鏈的Brave瀏覽器允許消費者決定哪些第三方可以訪問其數據,從而將主動權轉移到消費者手里。消費者通過使用Brave直接支付網站主,獲取無廣告的瀏覽體驗。 Brave的微小支付是在一個以“if /then”邏輯操作的智能合約系統(tǒng)上處理的:如果用戶訪問某個站點,則根據用戶手動選擇的偏好從數字錢包中扣除微額付款。
Brave根據消費者對網站主的捐贈實現無廣告的瀏覽體驗,設想未來廣告主獎勵消費者分享其數據并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現在已經有公司提供類似數據回報前提(rewards-for-data premise.)的服務。 Datacoup市場的用戶每月可以賺取8美元,作為訪問其數據的交換。然后將其匯總到“趨勢”中并由廣告客戶購買。
Datacoup不是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的,但其他公司,如日立和德勤則認識到區(qū)塊鏈技術為消費者獎勵計劃提供的安全性和跟蹤優(yōu)勢。
使用區(qū)塊鏈技術優(yōu)化品牌和出版商之間的溝通,減少欺詐行為,也非常有利于廣告客戶。
根據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關于信任成本的報告,廣告業(yè)每年在廣告攔截,聊天機器人,內容被盜上虧損82億美元。
理想的情況下,廣告應在符合其品牌價值觀的網站出現,從而其目標受眾不看到該廣告。但是在目前的廣告生態(tài)中,更常見的是,品牌幾乎無法控制其廣告的投放點和位置。
例如,當一個用戶在網上點擊一雙鞋子時,該鞋類廣告將隨著該用戶的IP地址移動到到其他網站,即使這些網站含有諸如色情或與恐怖分子等令人反感的內容。廣告客戶識別IP地址,支付發(fā)布商為廣告提供服務,無意中為價值觀不符合其品牌的組織提供資金。一些發(fā)布商和廣告客戶已經采取措施,為廣告生態(tài)系統(tǒng)實現基于區(qū)塊鏈網絡,包括AdLedger聯盟等組織,其目的是為廣告技術供應鏈帶來透明度和安全性。
讓消費者和廣告客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數據是雙贏的。消費者能夠保護他們的隱私,并可能獲得共享有限數據的收益,而廣告客戶可以增加投資回報率(ROI)并保護他們的其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