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真正的DIY相機出現(xiàn)已成為了可能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自己裝過電腦,大家有想過自己組裝一臺相機嗎?對于相機而言,相機是非常精密的光學成像設備,國內目前都鮮有能夠自主生產相機或者鏡頭的品牌,大家自己DIY相機這事能靠譜?不過隨著微單相機崛起,傳感器的高度功能集成化,相機模塊化又一次成為可能,或許未來十年,模塊化相機真的會成為現(xiàn)實。
?
佳能EOS R(單機)
電腦可以實現(xiàn)DIY,因為電腦可以拆分為幾個核心的組件: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盤、電源。只要能夠滿足這幾項核心組件的完整搭配,就能實現(xiàn)電腦的正常功能。對于相機而言,其實相機本身就是一個模塊化的設備,因此從原理上,DIY相機和DIY電腦是同樣的思路。
自己裝臺電腦早已成為很多人第一選擇,相機有DIY的潛質嗎?有的!
同為電子產品,對于手機而言,手機是無法實現(xiàn)DIY或者模塊化的。因為手機的核心是便攜性,是功能的高度集成化,實際上手機的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在一個電路板之上。相機可以實現(xiàn)功能的拆分,因為相機的功能,并不存在于一塊電路板上。
相機本身就是一個模塊化產品,鏡頭、機身、閃光燈都是單獨模塊。不過現(xiàn)階段,相機機身依然是一個整體,而我們討論相機,討論的基本方向都是機身。
對于單反相機來說,相機的核心部件可以分為眾多部分:鏡頭、傳感器、處理器、實時取景顯像組件、快門結構、對焦模塊、測光模塊、電力模塊等等。而且其中對焦、測光、快門、取景這些組件都是相對獨立的結構,根本沒有辦法實現(xiàn)拆分。所以單反時代,相機是非常精密的機械設計結合體,不要說DIY,甚至我們都沒有國產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整機。
相機本身就是模塊化的產品,只是對機身而言是一個整體
2018年,微單相機爆發(fā)的技術前提是什么?是傳感器的技術成熟。傳感器技術成熟的標志是什么?是傳感器的功能高度集成化。如今,對焦、測光完全依賴于相機傳感器完成,而快門組件同樣可以以電子快門形式依靠傳感器完成。因此如今相機設計,可以簡化為以下模塊:鏡頭、傳感器、處理器及電路主板、機身、電源。參考電腦,我們可以把相機分為鏡頭、傳感器組件、處理器與主板、機身。
如今的相機,傳感器占據(jù)了最大的技術比重與電腦不同,相機行業(yè)并不存在統(tǒng)一的標準。相機本身是一個高度技術壟斷的行業(yè)。每一家相機品牌都有著獨立的相機技術,因此如果未來出現(xiàn)高度模塊化的相機產品,那么必然也是同一品牌內的產品。
相機DIY或者相機模塊化的意義在哪里?如今我們需要升級機型,能夠選擇無非是購買新鏡頭,或者購買新機身。如果相機能夠實現(xiàn)傳感器、機身、取景器的分離,我們就不一定需要每一次都購買新的相機。我們只要更新相機的傳感器部分,就能獲得畫質和對焦等性能提升,我們只要升級新的屏幕模塊,就能獲得更好的顯示效果。
如今的數(shù)碼相機時代同樣是性能過剩的時代,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一臺高端全畫幅相機,我并不一定會用到其中的所有功能。有些人可能只需要高像素,有些人則對對焦和畫質都有要求,因此相機模塊化,實際上也是為更多用戶提供了更適合自己,而且價格更實惠的可能性。
不管現(xiàn)在的難點如何,如今傳感器的高度功能集成化,實際上為相機模塊化提供了新的技術可能。數(shù)碼相機一直在嘗試模塊化發(fā)展,如果相機能夠拆分為不同的模塊,那么我們未來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組裝一臺適合自己使用需求,符合自己價位預算的相機系統(tǒng)。筆者相信眾多相機廠商都考慮過對相機進行進一步拆分的可能性,不管真正的DIY相機能否出現(xiàn),未來十年相機的模塊化發(fā)展都會進一步加速?;蛟S十年之后,DIY一臺自己的相機,真的會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