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屆廣交會開幕人工智能翻譯設備大放異彩
隨著124屆廣交會開幕,由大學生組成的“翻譯舉牌族”作為廣交會的特色一景又在場館外上演。而在場館內,集合了神經網絡翻譯(NMT)、文字識別(OCR)、語音識別(ASR)、語音合成(TTS)等AI最新技術應用的智能翻譯機吸引著大批展商駐足,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這“一內一外”兩種迥然不同的翻譯服務畫面是廣交會翻譯服務方式的折射,將視野從“翻譯舉牌族”拓展到廣交會翻譯發(fā)展的時間長河中,在接近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里,廣交會的翻譯服務方式又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70年代以前 外商:我們不能自己請翻譯
時任山東對外貿易局副局長張新回憶六七十年代的廣交會時說,“那時候是計劃經濟時代,外貿進出口經營權完全集中在國家的各類專業(yè)進出口總公司,并對省市實行條條管理。也就是說,企業(yè)生產出商品,由各類專業(yè)外貿公司統(tǒng)一收購后,再出口?!?/p>
交易會中,在每個交易館里,都突出一個中心臺,展出一些主要出口的商品。周圍是許多小的談判間。談判間里配有樣品、業(yè)務員和專門的翻譯,門口寫著這個房間主要出售的商品名稱,采購商要進去得先預約談判時間。據(jù)參展的外國客商回憶?!爱敃r人們對外國人不太熟悉,沒人愿意和我們說話,看我們的眼光也像看怪物。我們不能自己請翻譯,談生意時必須用展出單位請的翻譯?!?/p>
一位曾擔任翻譯的老廣交說,那會參加廣交會首先要學習3天,內容主要是穿著打扮和禮儀,以便更好和外商進行文化交流。
80年代 外商一頭霧水的“business”翻譯
1978年之后的我國開始專心搞經濟,廣交會名字由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機關改為廣州對外貿易中心,實行企業(yè)化的經營管理,到1989年,結束了國家財政撥款辦交易會的歷史。
在這期間,貿易洽談均由進出口公司的業(yè)務員承擔,同時兼顧翻譯工作。當時業(yè)務員名片上的頭銜也都直譯為“business”,常常令外商一頭霧水。一位已經八十多歲的廣州人梁某,曾因為會英語,被抽調到廣交會,在外貿業(yè)務崗位上干了20多年,談到廣交會的翻譯工作時說,“那時會期大半個月,還有午休時間,客商來得不集中,有時一天只接待幾個客戶。我們有時在賓館睡到十點多才進館,或者抽空去越秀公園走走,還曾經拉著客商在蘭圃喝茶談生意,一聊就是半天?!?/p>
90年代 場館外排起長長的隊伍學生翻譯仔
90年代后,隨著1988年我國全面推行對外貿易承包責任制,企業(yè)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市場競爭的微觀主體地位終于得到確立,與外國人做生意的主角成了企業(yè)。廣交會真正出現(xiàn)了市場化翻譯,大量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與賣家淺談后被使用。
隨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外貿經營權進一步放開,更多的企業(yè)涌向交易會,希望能夠借助這個平臺跳向國際市場,廣交會也成為廣州城最盛大的節(jié)日。大學生們在展館外排起了長長隊伍,尋求翻譯之職,“舉牌翻譯族”成為廣交會的特色一景。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從1991年就開始服務廣交會,廣外學生處處長、連續(xù)七年擔任廣交會實習帶隊指導老師的謝應東回憶道,“實習人數(shù)由原來的幾十人擴大到幾百人,最多的時候有兩千人,整個接待、咨詢、會務的對外聯(lián)絡,基本被我們‘壟斷’了?!?/p>
第116屆廣交會上,廣外學子們的服務贏得外商的贊賞
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學生參加廣交會實習前外事培訓
AI時代 智能翻譯機成為廣交會的翻譯“新寵”
今年,廣交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翻譯。
在場館內,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中外客商手持網易有道旗下的智能翻譯機——有道翻譯王進行洽談,一個只有100g的硬件成為了外貿人群的隨身翻譯。
有道翻譯王2.0Pro是有道旗下智能翻譯硬件的第二代產品,應用了神經網絡翻譯(NMT)、文字識別(OCR)、語音識別(ASR)、語音合成(TTS)在內的業(yè)界領先的四大核心技術手段,翻譯語言覆蓋全球191個國家和地區(qū),實現(xiàn)了中英日韓4種離線語音互譯,43種語言在線互譯,翻譯質量媲美專業(yè)八級??紤]到高頻的旅行和商務需求,有道翻譯王還支持拍照翻譯、語音助手、語音記事等多功能,滿足不同場景的翻譯需求。
“這幾天來體驗有道翻譯王的客商非常多,最新的神經網絡翻譯技術使得翻譯結果更準確了,而且沒有網絡也可以隨身翻譯,這對于經常出國的商務人士來說非常方便”,網易有道的負責人表示,“有道翻譯王支持43中語言,覆蓋了包括英語、泰語、印尼語、越南語等‘一帶一路’主要國家語言,廣交會很多展商體驗完都很興奮?!?/p>
記者隨機采訪到一位正在體驗的東南亞展商,“廣交會的路牌指示還沒有我們國家的語言,大部分展臺也只是標注了漢語和英語,像產品說明書、菜單路牌這些在線翻譯要一字一字輸入很麻煩,所以必須帶翻譯,有道翻譯王可以拍照翻譯,實在是太神奇了,我想未來有一天我們出門都可以不用帶專門的翻譯了?!?/p>
從指定翻譯到“翻譯舉牌族”,再到AI智能翻譯機,廣交會隨著時代的變化,也逐漸與科技摩擦出新的火花,為“中國制造”提供了走向世界最有力的平臺。翻譯技術所呈現(xiàn)的,不僅僅是中外貿易中交流工具的變遷,也在貿易過程中彰顯著領先的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