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小米的新征程在風云變幻的市場環(huán)境下小米的未來表現如何
小米集團組織部下發(fā)正式文件,宣布了最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任命了崔寶秋為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并且在核心管理崗位上共任命了14名總經理、副總經理,這也是繼去年9月成立集團組織部、參謀部以來,小米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雷軍在內部會議上指出,要繼續(xù)強化技術立業(yè),技術事關小米生死存亡,是小米持續(xù)發(fā)展最重要的動力和引擎。雷軍強調,安排崔寶秋掛帥集團技術委員會,是要進一步強化技術文化和工程師文化,著力提升集團的技術方向決策,以及技術人才招聘、培養(yǎng)、任命和激勵上加大力度,并帶領公司探索未來技術趨勢。
同時新成立互聯網五部、互聯網商業(yè)部、人工智能部、大數據部、云平臺部直接向CEO匯報,提撥了一批年輕的技術管理人才,為小米全面落實“手機+ AIoT”雙引擎戰(zhàn)略打好了組織建設和人才儲備的基礎。
小米組織部長劉德指出:“新增一系列部門向CEO匯報,可以理解為向集團總部匯報,組織部和參謀部會協助雷總進行管理,幫他分擔管理工作。在集團總部對業(yè)務管理顆粒更細的同時,讓雷總的精力更聚焦在戰(zhàn)略方向和核心事項上。”
我們來具體看一看,這次組織架構調整背后,傳遞了哪些關鍵信息?
看點一:加強技術引領,加強核心技術投入
雷軍強調,安排崔寶秋掛帥集團技術委員會,是要進一步強化技術文化和工程師文化,著力提升集團的技術方向決策,以及技術人才招聘、培養(yǎng)、任命和激勵上加大力度,并帶領公司探索未來技術趨勢。
小米自創(chuàng)立之初就非常重視在技術領域的投入,聯合創(chuàng)始人團隊都擁有技術背景和技術管理經驗。成立不足九年,全球范圍內已擁有幾萬件專利,每年申請專利已達幾千件。
雷軍多次提到,強化技術立業(yè)是小米安身立命的根本、生死存亡的大事。能否充分激發(fā)技術實力、發(fā)揮技術的驅動作用,是小米未來競爭中的關鍵。為此,小米成立了集團技術委員會,著力提升集團的技術方向決策、技術文化的打造,以及頂級技術人才的招聘、培養(yǎng)與任命。這能夠進一步強化小米各層級對技術的認知和重視程度,將對小米在技術領域的發(fā)展與投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任命為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的崔寶秋博士,組建了小米人工智能與云平臺團隊,為小米在云服務、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任命崔寶秋為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既是對其過去貢獻的認可,同時也說明小米對于提升技術實力的重視程度。
看點二:“ALL in AIoT”,人工智能架構升級
近幾年來,小米AI技術已經成為業(yè)務發(fā)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對手機、電視、智能音箱、智能硬件及互聯網服務進行了廣泛的賦能與支持,如AI美顏技術提升了小米的拍照技術,智能語音助理讓智能家居控制更為便捷。截至2018年9月30日,小米AI智能助理小愛同學累計激活設備約1億臺,月活躍用戶超3400萬,累計喚醒次數超80億。
雷軍在2019年小米年會上宣布“ALL in AIoT”,將在未來五年內持續(xù)投入超過100億元。小米將原人工智能與云平臺部分成了人工智能部、大數據部、云平臺部,負責人均直接向CEO雷軍匯報,這一調整提升了AI相關技術領域在小米內部的權重,便于相關技術部門獲取更多的人力及資源推動AI技術的發(fā)展。
看點三:互聯網商成色更濃,發(fā)力海外互聯網營收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小米還新成立了互聯網五部以及互聯網商業(yè)部,分別加強小米海外的互聯網服務以及國內互聯網業(yè)務的商業(yè)化。互聯網服務是小米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長最快的組成部分之一。根據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小米互聯網業(yè)務收入達47億元,同比大漲85.5%。
這兩個部門的成立有利于小米將互聯網服務體驗與商業(yè)化分開,在為用戶提供極致互聯網體驗的同時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擴大營收水平。近年來,小米旗下硬件產品在國際市場取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成立專門負責海外互聯網業(yè)務的互聯網五部有助于進一步鞏固海外市場的增長。
從組織架構調整中,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小米對技術的高度重視以及組織能力的迅速提升,這無疑極大地提升了小米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