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百寶箱:第2期
嵌入式百寶箱是咱公眾號推文匯總的一種形式。主要是匯總本周發(fā)布過的推文,并做一些概述及推薦語。這樣可以讓一些錯過推文的朋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性的去讀一些文章。
同時,也可能會分享一些雜談。
這個百寶箱的內(nèi)容會不斷增多,可以配合公號的搜索功能來使用:
本周推文匯總
【重要說明】這里的推薦等級不評價文章的質(zhì)量,主要是以文章的受益讀者的多少做衡量。比如我們主要是分享嵌入式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假如分享了與嵌入式的相關(guān)性比較弱的內(nèi)容,則推薦的等級就低一些。
再比如一些比較燒腦文章,一般的讀者吸收不了的文章,則推薦等級也會低一些,因為咱公眾號文章主打通俗易懂。
推薦等級主要有三級:
:強烈推薦(通俗易懂、……)
:較推薦(有干貨、……)
:推薦(有難度、……)
推薦等級:
理由:通俗易懂。通過文章學到ARM編譯器的一些知識。
推薦等級:
理由:通俗易懂。通過文章可以簡單了解操作系統(tǒng)中的一些概念。
推薦等級:
理由:案例實驗。通過文章可以學會GuiLite這個GUI庫的基本使用方法。
推薦等級:
理由:新的一種顯示方案。通過文章可以認識一種新的顯示方案:基于Yoxios顯示屏。
5、《嵌入式軟件中利用內(nèi)部flash存儲參數(shù)的方法》
推薦等級:
理由:實用小方法。通過文章學會一種利用mcu內(nèi)部的flash存儲參數(shù)的方法。
雜談:記一次培訓經(jīng)歷
這周接到了一個培訓任務(wù),老大讓我給同事們開個小培訓。這讓我慌得不行。。。
因為我之前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怕自己會緊張、怯場、腦子空白講不出來;另外,我對于那一塊知識也沒有認識得那么深刻,害怕自己給講錯了就很尷尬了。
但是任務(wù)都分配下來了,那肯定得接了。況且我也蠻愿意做這種之前沒做過的事情,因為我覺得這樣的一個機會就是我們可以進行自我提高、自我突破、自我挑戰(zhàn)的一個機會。所以我很珍惜這樣的一個機會,并努力把這樣一件事給做好。
于是我花了三天的時間來準備:兩天的時間用來深入學習那一塊的內(nèi)容,一天的時間制作培訓PPT+熟悉自己制作的PPT。
因為是在給別人做培訓,所以我們自己自然就得把要培訓的內(nèi)容弄得熟一些,不然培訓的過程中有人提問,而我們卻答不上來的話,這豈不是很尷尬?雖然這一塊內(nèi)容我之前也用過了很多,但是沒有那么深入,所以花了兩天的時間提前準備一下。
制作PPT這個對我來說也真是個技術(shù)活。。對于我這種長年不制作PPT的人來說,沒有一點制作PPT的經(jīng)驗,不知道PPT上該放些什么內(nèi)容效果會比較好。所以光是制作PPT我就花了一天的時間,不斷思考,不斷嘗試,不斷修改。
最后做出來的PPT我覺得還不錯(自我感覺良好),別人培訓的PPT都是直接截圖,稍微放大一點就看不清楚了。我放的都是Visio圖,放大很多倍還是很清楚(學會了嗎?),不過制作Visio圖是很費時間的。
這里插一點題外話:你們現(xiàn)在看的一些排版比較美觀、文章框圖很多的那些原創(chuàng)文章,都是作者花了很長時間來制作的。為的是給讀者一個比較好的閱讀體驗,同樣也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所以要多支持這些原創(chuàng)號喲,這樣小編才有更多的動力更新嘛~
回歸正題。一張PPT就只有那么大,有些圖內(nèi)容比較多,按照原來的比例的話,坐在后面的人應該是看不清楚的。所以在講解的時候有必要放大一些局部的內(nèi)容來說明一下,這時候Visio制作的圖片就派上用場了。但是如果有些圖片沒必要放大,能借用一些現(xiàn)有的圖片也就沒必要多花這個時間。
最后,我的PPT沿用了我寫公號的一些風格:圖文并茂、涂涂畫畫的寫一些標注、解釋。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能更清楚地給大家解釋一些東西。然后在培訓之前,自己模擬演練了很多遍,看看能否把自己要講的東西串起來、檢查PPT是否還可以修改。
通過自己模擬演練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這就比如我們平時在寫代碼的時候,有時候?qū)懲炅酥螅€是有必要檢查一下自己的代碼。有時候就可以很容易地發(fā)現(xiàn)一些bug。
本來以為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會緊張、腦子空白不知道將什么。因為以前在學校時,我講PPT都是瘋狂讀PPT,然后瘋狂點擊下一頁。。。不管大家有沒有看明白。
沒想到這一次我竟然能講那么多東西,從開始到結(jié)尾我都感覺我很投入,我感覺我講的就是我腦子里的思路,莫非這就是寫公號帶來的成長。
從以前不能寫,到現(xiàn)在一有一點啟發(fā)就很能寫,很能吹,給我一只牛我可以把它吹上天。從以前的讀PPT都讀不順暢,到現(xiàn)在開始按照自己腦子里的東西+PPT里的東西相結(jié)合來講。
所以,整個培訓下來我都感覺心理上很輕松的,不會像之前的那樣緊張。過后第二天的部門聚餐上,一位前輩同事說我那天的培訓講得特別好、PPT做得很棒、講得也很棒、很清晰、很容易懂,說我很適合講課、適合當講師。
不管他說的是不是真的,但我把這當真了。這里勾起了我的一個想法:講課。之前并沒有這樣子的想法,但是現(xiàn)在我有了一個目標:未來知識儲備、技術(shù)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后,我也會去試著去錄一些視頻、錄一些屬于自己風格的一些教程。
【總結(jié)】
1、我覺得我們平時學習的過程應該是:把書讀薄、把書讀厚、然后再把書讀薄。第一遍讀薄是對一些整體知識進行一個把我,讀厚是我們深入學習一些知識的過程,再讀薄是鍛煉我們歸納、梳理知識的能力。就像我上面制作的PPT,PPT的內(nèi)容有限,怎么在這有限的內(nèi)容里去講出更多的東西。
2、我覺得我們做技術(shù)的不應該只專注于技術(shù)方面,應該多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技能。比如多鍛煉寫、說這方面的能力,因為有時候需要寫技術(shù)文檔、有時候突然需要我們?nèi)ブv一些東西等等。
以上就是本周的一點雜談分享,希望可以對大家有一些啟發(fā)。
感謝閱讀~歡迎轉(zhuǎn)發(fā)~
最后
因為公眾號注冊得比較晚,所以沒有留言功能。因此想要與我交流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的個人微信:
期待添加,探討技術(shù)、聊人生、情感話題,專業(yè)陪聊,哈哈。
同時,想要加微信群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的個人微信,回復
加群
。由我統(tǒng)一拉入群,因為微信群超過200人之后就不能分享群二維碼了,只能邀請進去。
為了防止錯過一些精彩文章,可以置頂公眾號。
猜你喜歡:
【Linux筆記】通俗易懂的Linux驅(qū)動基礎(chǔ)
【Linux筆記】pc機_開發(fā)板_ubuntu互ping實驗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21ic獲得授權(quán)后發(fā)布,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