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中將擺脫枯燥乏味的重復性工作,似乎是所有人的共識,但現(xiàn)在是好時機嗎?
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無人機、無人駕駛,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意圖幫助人們節(jié)省時間,讓人們有條件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科技巨頭們紛紛押注相關行業(yè),沃爾瑪和亞馬遜更是其中決心最大的。
沃爾瑪靠著優(yōu)質的服務,價廉的商品一度霸占了全球零售市場,但優(yōu)質的服務意味著巨大的人力成本,歷來只關注凈利潤的股東們迫不及待的想要通過不需要休息、不會要求漲工資的“機器人們”把財務報表做的再漂亮一些。
沃爾瑪已經(jīng)組建了“機器人軍團”,貨架掃描機器人(自動識別貨物、掃碼入庫)、智能攝影機(查看現(xiàn)場情況,讀取工作進度)、開箱機器人(自動把貨物開箱取出)等自動化設備正在按照計劃逐步取代人類。當然了,高官們信誓旦旦的保證,現(xiàn)有員工只會從機器大軍中“獲利”,減少機械性的純體力勞動,同時讓客戶看到一個效率更高的沃爾瑪。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見得。
原本分揀流水線上雖然工作緊張,但偶爾仍能聽見笑聲的員工現(xiàn)在更多的被機械臂代替了,人類員工更過的成了服務機器人的人。當機器人預警,員工們要馬上前去檢查,當機器人提示貨物擺放錯誤,大家又要屁顛屁顛的去改正,原來大家都會有自己的工作節(jié)奏,現(xiàn)在如果沒即使按照機器人的指示調整,等待員工的將是各種規(guī)章制度。
亞馬遜也一樣,作為世界電商領域的頂級玩家,龐大的物流基礎設施以及冗長復雜的供應鏈是繞不過去的坎,一旦自動化設備占據(jù)了主流,那么亞馬遜的將會變得更高效,節(jié)省的人力成本也會讓董事會喜笑顏開。
機器是無辜的,被機器奪走工作將是未來幾十年“常見”的事,人們要做的,是在這一天徹底到來之前,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在社會生產力還不足以把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時候,取代工人的自動化設備發(fā)展過快不見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