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津濱高速收費站,車輛井井有條地在人工窗口排隊。然而,前段時間,該高速收費站的人工通道卻關閉,僅開通ETC車道。那么,對于一些沒有辦理ETC的車輛來說該怎么辦?
您可以現場辦理呀,否則還真不能上高速。
海這邊的人想過去,海那邊的人想過來,但沒有ETC這個擺渡器,誰都不行。為什么要普及ETC,既然ETC優(yōu)點這么多,咋有車主不感冒呢?
ETC有個小目標,要讓用戶突破1個億
什么是ETC?即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安裝ETC車載器的車輛,可采用電子收費方式,通過預先綁定的銀行賬戶扣除資金。
ETE通道確實能讓通行效率變高,在今年5月,交通運輸部印發(fā)《關于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fā)展應用工作的通知》中明確,加大ETC車輛通行優(yōu)惠力度,幅度不少于5%。同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通知,力爭今年年底前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級收費站。
節(jié)省通行時間、高速費用還有優(yōu)惠,ETC是個好東西。
于是,交通部制定了小目標,今年12月底,國內ETC用戶數量超過1.8億。截止2018年底,國內用戶總數才近8千萬,也就是說,這一年要有1億臺ETC裝車才能完成小目標。今年10月,ETC用戶達1.43億,完成了總任務的75.18%。
一時間,不少機關和單位都被攤派了安裝指標,完不成任務通報、問責,大家不得不找來七大姑、八大姨幫忙。同時,用信用卡辦理ETC,還可增加銀行的業(yè)務量,推廣更積極了,最后直接變成,類似津濱高速前幾日,沒有ETC無法上高速的怪相。
先不說用戶體驗如何,略顯霸道的方式還是讓人忍不住吐槽的,好在人口窗口及時開放,大家的出行沒有受到太多影響。
ETC很好,但并不適合每位車主
車載君大致總結了一下,車主們不想安裝ETC的理由,主要是ETC的特性和使用環(huán)境導致。
首先是盜刷問題。目前,ETC卡有三種形式:
1早期發(fā)行的單用途ETC卡,已停發(fā);
2記賬卡,客戶持有單用途ETC卡和信用卡;
3“二合一”聯名卡,在普通銀行卡上集成ETC功能。
前兩種卡沒有盜刷風險,只有“二合一”聯名卡存在盜刷風險,交通部已印發(fā)通知,督促停止此類卡片的發(fā)行。不過,使用聯名卡的用戶也別著急,平時將卡從ETC裝置拔出,使用時再插入就好了,只是有些麻煩。
接下來是費用問題。雖然ETC可以免費辦理,但需要交納300-500元的保證金,而且卡片會自動開啟部分貸款功能,用戶需要本人持有效證件,去銀行才可關閉,APP不行,依然麻煩。
當然,在高速公路服務中心或捆綁信用卡辦理,會更正規(guī)一些。老實說,ETC并沒有什么大bug,經常走高速的車主也都非常喜歡,但還有一大批車主,他們的用車環(huán)境就是市內代步,一年也走不了幾次高速,辦理業(yè)務時間和出行效率節(jié)省不成正比,這讓他們覺得:沒用,犯不上。
另外,對于出租車和公車用戶來說,發(fā)票也是問題,報銷票據不能當場開具,電子票據部分公司又報不了。推廣ETC,數量只是一個方面,如何滿足用戶實際需求,似乎更需要快速解決。
換車后ETC咋辦?線上辦理便捷
車輛過戶后,ETC如何處理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分為兩種情況:
1車和車牌都變更了,先去銀行將之前ETC綁定的銀行卡解除綁定,然后再重新申請;
2車變更了、車牌沒變,直接到ETC網點,重新修改下車輛信息即可。
但無論哪種情況,跑銀行排隊是不可避免的,有沒有更便捷的方式?
前幾日,車載君通過微信的ETC助手線上辦理了一次,和大家分享下體驗。之前用的是信用卡關聯的ETC,由于總擔心忘記還款,這次換車就順帶換成了ETC助手。
它可以通過小程序直接下單,在線填寫個人信息、身份證和行駛證等基本資料后,交付99元押金,審核通過,就可直接郵寄ETC設備了,比較方便,不用去銀行排隊辦理,押金在裝機后的3-5個工作日,返還到付款賬戶。
同時,小程序里有對應的開票、注銷和設備退換等功能,后期使用的便利性也有一定保障,它在使用中的扣費,是通過微信支付綁定賬戶來實現的,個別路段可能會有延遲,但整體反應還算快。
不過,設備的裝機需要自己執(zhí)行,考驗下小小的動手能力,小程序里有教程,倒也不復雜,互聯網思維確實比較重視用戶體驗,沒時間去銀行的朋友,可以嘗試下。
總結
有利必有弊,ETC的普及和推廣,在讓我們享受到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困惑,類似取消人口窗口的做法,未免有些強制。與其追求數量,不如多注重下質量,讓用戶真正覺得用著好,還怕沒人辦理?
其實,不光是出租師傅犯愁開票,媒體老師們也難啊,試駕車大多為臨時牌照,人口窗口減少后,排隊時間或許會更長,工作任務完不成,領導要扣績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