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理論是清楚的,但從器件發(fā)展到電路,所需的技術仍處于發(fā)展之中,要進入到比較普遍的應用估計仍需一二十年的時間。至于納米器件,目前多以原子和分子自組裝技術與微電子超深亞微米加工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特別是近年來碳納米管的發(fā)展令人注目,在速度、集成度、特別是功耗方面都將有重大突破,但離開實際應用可能比硅基量子器件要更遠一些。原文見王陽元院士在“納米CMOS器件”書中寫的序(2004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
來源:0次
前者理論是清楚的,但從器件發(fā)展到電路,所需的技術仍處于發(fā)展之中,要進入到比較普遍的應用估計仍需一二十年的時間。至于納米器件,目前多以原子和分子自組裝技術與微電子超深亞微米加工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特別是近年來碳納米管的發(fā)展令人注目,在速度、集成度、特別是功耗方面都將有重大突破,但離開實際應用可能比硅基量子器件要更遠一些。原文見王陽元院士在“納米CMOS器件”書中寫的序(2004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