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兩章主要是針對信號完整性來進行的仿真,時序的仿真過程與上述的是一致的,但時序還涉及到很多概念與數(shù)據(jù)計算,在這一章中主要講述時序仿真的一些概念。 4.1 時序(TIMING)的一些參數(shù) Cadence所完成的時序仿真實際上是建立在“Solution Space”的設計思想上的。所謂“Solution Space”就是通過分析電路原理、器件手冊等資料得出一個理論的最惡劣條件下的時序最大可用空間,然后通過Cadence仿真軟件計算出在滿足該理論時序時對器件布局和布線的約束要求。在實踐中我們總結了一張時序參數(shù)表格,如圖 4-1所示(該表中的計算公式只是一種典型的時序分析,對于一些特殊的時序分析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定,但思想方法是一樣的,有些參數(shù)在第四章已經作了說明) 。該表中行 4 – 24為理論參數(shù),一般從器件手冊中查找得到,行 25 – 27 為計算的理論結果,行 28、29為仿真結果。下面結合該表介紹時序仿真的過程。圖 4-1 時序參數(shù)表格7、TOP NAME:是我們對要仿真的拓撲取的名字。該名字最好與相應的網(wǎng)絡名相關。 8、From和 To:該兩行分別填寫驅動器和接收器的管腳號。采用:位號:管腳號格式。 9、Signaling Type:信號類型。對于信號類型我們定義為三種:源同步、外同步和異步。 在4.2 和 4.3 中會對這兩種方式分別進行仿真過程介紹。1)源同步:源同步也即是同步時鐘由發(fā)送數(shù)據(jù)或接收數(shù)據(jù)的芯片提供。如圖 6-2 所示。該圖是 48520與 SDRAM的連接關系。①為源同步時鐘,由 48520 提供;②為地址總線由 48520提供,單向;③為數(shù)據(jù)總線,雙向。 2)外同步:外同步也即同步時鐘的提供既不是數(shù)據(jù)發(fā)送芯片也不是數(shù)據(jù)接收芯片,而是由另外的時鐘芯片提供。如圖 4-2 所示。 3)異步:顧名思義是該信號沒有時序要求。對于此類信號也就不存在時序仿真的問題。圖 4-2 源同步示例圖4-3 外同步示例10、Vil/Vih:輸入緩沖器的輸入高電平和低電平值。 11、Tsetup:輸入緩沖器要求的信號建立時間。 12、Thold:輸入緩沖器要求的信號保持時間。13、Vmeas:輸出緩沖器的測量電壓。 14、Tcomin/Tcomax:輸出緩沖器的時鐘到數(shù)據(jù)有效延時最小值/最大值。參考圖 4-4。圖 4-4:Tcomin/Tcomax圖示15、Test load:Tcomin/Tcomax的測試條件。 16、Ref Clk Name:同步時鐘的網(wǎng)絡名。 17、Clock Cycle Time:同步時鐘周期,單位 ns。 18、Tjitter:即同步時鐘相位的抖動。 19、Tskew:同步時鐘相位的偏移。 20、Tft_clk_fast/Tft_clk_slow:是同步時鐘的 Flight time值。當時鐘方向與數(shù)據(jù)方向同向時定義為正,反向時為負。對于該值的確定由時鐘線的仿真結果確定。 21、Design Margin Fast/Design Margin Slow:設計余量。 22、Switch delay@fast/Settle delay@slow:該兩項填寫實際仿真結果,仿真結果應滿足上面介紹的要求。一般說來應保證 Settle delay@slow滿足要求,Switch delay@fast 在難以滿足時可以適當放寬。Tflight_time_min/Tflight_time_max:根據(jù)以上參數(shù)理論計算的空間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