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錫膏印刷的原理
錫膏通過刮刀以一定的壓力和速度推動,在印刷鋼網和刮刀之間的形成一個“錫膏滾動柱”,通過這種滾 動,在錫膏內部就會產生壓力,從而將錫膏填充到印刷鋼網孔中。如圖1所示,刮刀前的區(qū)域我們可以將其 分成3個部分,刮刀前區(qū)域2和3錫膏在滾動情況下將孔填充約10%,這樣助焊劑可以預先潤濕孔壁和焊盤, 以利于繼續(xù)填充和脫模。刮刀前區(qū)域I在錫膏內壓力的情況下將錫膏填充進孔內。更符合實際印刷情形的是 圖2所示的印刷模型圖2。要在印刷鋼網孔內形成良好的錫膏填充,錫膏內足夠的填充壓力是關鍵。影響此壓 力的因素有錫膏的黏性η、刮刀的移動速度v、印刷角度θ和鋼網上的錫膏量V、錫膏印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 過程,各個因素往往不是獨立影響印刷品質,而是它們之間有著交互作用。根據研究,它們和錫膏內壓力的 關系可以用下面關系式來表示
圖1 印刷模型圖1——刮刀前錫膏滾動的情況
圖2 印刷模型圖2——錫膏在鋼網孔內填充的情況
2)基板的支撐
在翹曲變形的或因為支撐不當而導致變形的基板上印刷錫膏,往往獲得的錫膏不均勻,要么有些地方少錫 ,要么有些地方錫膏量過多,對于密間距元件的錫膏印刷,基板是否平整成為關鍵之一。所以基板必須保持 平整,沒有明顯的翹曲變形。在錫膏印刷時,對印刷電路板全板平整的支撐非常重要,這時需要應用頂針或 特殊的板支撐工具。檢查基板在印刷機軌道被固定后是否平整,可以將印刷工作臺上升到正常印刷工作的位 置,將印刷間隙設置為0,檢查其上表面是否與印刷鋼網下表面密合無縫隙。平整的支撐在此工作狀態(tài)鋼網 和基板之間應該是沒有間隙的。
我們觀察圖3所示的基板變形后在印刷機軌道上的情形,可以看到基板呈弓形,中間高兩側低。其變形量 達1 24 mil。在此情形下,基板上不同位置上0.4 mm CSP獲得的錫膏量差異非常大,如圖4所示。
圖3 印制電路板翹曲成弓形
圖4 基板上兩個0.4 mm CSP不同的位置因為板的變形,獲得的錫膏量會有很大差異
3)鋼網上錫膏量的控制
錫膏在印刷鋼網上要形成“滾動”而不是滑動。如果鋼網上的錫膏量不夠,則錫膏不能夠形成良好的“滾 動”,導致印刷不充分而少錫;加在鋼網上的錫膏量過多,則會導致過多的浪費,或錫膏留在鋼網上刮不干凈而導致錫膏過量。合適的量是當錫膏初次被加在鋼網上,刮刀來回推動錫膏形成均勻的滾動時,錫膏“滾動柱”的直徑約為2.5 cm。在持續(xù)生產過程中,當此“滾動柱”的直徑減少至原來的一半時則需添加新的錫膏了。
注意,添加到鋼網上的錫膏必需經過回溫到室內溫度且經過充分攪拌。一般的錫膏都要求在4℃左右的溫度條件下保存,從冰箱中拿出,溫度升至25℃需要約4 h。使用前需要攪拌,可以利用自動攪拌機攪拌2~4 min。
4)印刷刮刀的選擇
刮刀材料一般有不銹鋼片和橡膠兩種,對于晶圓級CSP的錫膏印刷,一股采用金屬刮刀。金屬刀刃部分的寬度一般為40 mm,其角度選擇60°。根據印刷區(qū)域的大小來確定適當的刮刀長度。如果將平行于軌道方向定義為印刷區(qū)域的長度E,刮刀長度L1=L+2×0.5 In,即刮度長度要超出印刷區(qū)域兩端各0.5 In左右。長度不當的刮刀會加快鋼網和刮刀的磨損,同時錫膏會出現印刷不均勻的現象。
5)印刷參數的設置
全自動印刷機可以設置的主要印數參數有刮刀壓力、印刷速度、脫模速度、鋼網清潔方式和頻率等。精細間距元件的錫膏印刷需要較低的印刷速度,可以設置在0.5~2.5 in/s。壓力的設置可以從低到高設置,觀察鋼網表面的錫膏是否被刮干凈,如果有錫膏留在刮刀后面的鋼網上,則適當增加壓力或適當減印刷速度,保證刮刀移動過之后沒有錫膏殘留。如果壓力過大,會引起錫膏汲出。如果壓力不夠,不會在鋼網上產生干凈的清理效果,會留下過量的錫膏,增加沉積量,導致焊接缺陷。印刷壓力和印刷速度相關,印刷速度越快,需要的印刷壓力就越大。所以在調整滿意印刷的印刷效果時,單一的調整往往達不到要求,需要同時調整壓力和速度。
脫模速度的控制對于精細間距元件的印刷非常重要,脫模速度太快,錫膏會粘在鋼網的孔壁上,久而久之會塞孔導致少錫或焊盤上無錫膏。當印刷密間距為QFP或QFN時,如果脫模速度太快,則錫膏兩端會被拉尖,元件被貼上去之后容易引起錫膏短路。除非有要求使用較快的速度脫模,一般脫模的速度要求盡量的低,以減少上述問題的發(fā)生。合適的脫模速度為0.25~0.5 mm/s。
全自動印刷機可以自動清潔鋼網,清潔方式和頻率也可以自由設定。一股的清潔方式可以選擇先利用清潔溶劑“濕擦”,然后真空吸附,再“干擦”。密間距元件的印刷需要更高的清潔頻率,每印刷2~3次清潔一次鋼網比較合適。
6)環(huán)境的控制
環(huán)境的控制包括車間溫度和濕度的控制。維持生產車間溫度在20~25°C,相對濕度在40%~65%RH。溫度會影響錫膏的黏度,溫度太高會降低其黏度,出現短路或錫珠。而太低的溫度會使其黏度增加,引起錫膏塞孔、印刷不均勻和少錫等缺陷。相對濕度太低則會使錫膏變干,導致難以印刷,而較高的相對濕度會使錫搞吸收過多的水份,出現錫珠等焊接缺陷。目前在一些全自動的印刷機中,已出現了控制其內部溫濕度的局部環(huán)境控制單元(Eau),對于獲得穩(wěn)定滿意的印刷品質提供了保障。
歡迎轉載,信息來源維庫電子市場網(www.dzsc.com)
來源: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