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時序分析器如何打開,單獨運行版本,可以從ISE的程序啟動目錄下打開,如圖1所示。
圖1 啟動單獨運行時序分柝器
打開時序分析器后,需要指定NCD設計文件和PCF約束文件。如果要做Post-MAP(映射后)的時序分析,需打開design_map.ncd文件;如果要做Post-Place & Route(布局布線)后的時序分析時,需要打開design.ncd文件,如圖1所示。
我們也可以直接在ISE工程里打開時序分析器。如果要做Post-MAP(映射后)時序分析,則在【Process】窗口中展開MAP目錄,雙擊【Analyze Post-MAP Static Timing】圖標就會打開時序分析器;如果要做Post-Place & Route(布局布線后)時序分析,則展開“Place&Route”目錄,然后雙擊【Analyze Post-Place&Route Static Timing】圖標打開時序分析器,如圖2所示。如果之前的Process步驟沒有運行過,雙擊時序分析器圖標會讓ISE先運行前面的Process步驟,/然后才能打開時序分析器。
圖2 指定設計文件和約束文件
圖3 做Post-MAP和丨做Post-Place&Route時序分析
Post-MAP時序報告可以用來在布局布線之前對設計的陣能進行評估,雖然報告里的布線延時是估計的,但邏輯延時卻足有用的信息,一般來說當邏輯延時大于整個路徑的目標延時的40%時,布局布線的結果就很有可能不滿足時序目標. 通過Post-MAP時序報告中的關鍵路徑進行分析,有助于在花時間做布局布線之前就發(fā)現(xiàn)設計中潛在的時序瓶頸。。對于發(fā)現(xiàn)的這些路徑,可以通過修改設計減少邏輯級數(shù)來改善.如果邏輯延時小于30%,那么Place&Route的努力程度降低,這就意味著布線的時間將會減少。
Post-Place&Route時序報告是布局布線之后的時序分析結果,它為用戶提供了全面的時序信息.如果所有的約束都滿足了要求,就可以繼續(xù)運行Generate Programming File產(chǎn)生FPGA加載文件;如果有不滿足約束的路徑, 就要看看這些路徑的邏輯延時與布線延時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如果布線延時比例超過60%,可以嘗試提高Pace&Route的努力程度,或者嘗試使用Reentrant Route模式和Mu lti-pass Place&Route模式重新做布局布線,Reentrant Route模式是指在當前布局布線的結果上繼續(xù)做進一步的布線努力:Mu lti-pass Place&Route模式是指在MAP基礎上多個布局布線的版本,然后保留結果最好的版本.
如果這些努力仍然不能解決問題,或者邏輯延時的比例大于40%,就要通過修改設計,減少邏輯級數(shù)來解決.
接下來我們介紹工具中的的多個常用快捷圖標,圖標(Analwe Against Tmjng Constraints)是根據(jù)用戶設定的約束對設計做時序分析的快捷冬標:單擊它會讓時序分析器根擁現(xiàn)有約束分析設計。
圖標(Analyze Against Auto Generated Design Constraints)足讓時序分析器根據(jù)ISE 自動生成的約束對設計做分析.在沒有用戶約束或者約束不完備的清況下,用這個途徑可以對設計做一個很好的分析。使用這種方式分析時在UCF和PCF里的所有用戶約束都被忽略。時序分析器會報告出設計中所有時鐘的最高運行頻率,最差情況下輸入管腳的建立和保持(setup&hold)時間,輸出管腳的時時鐘到輸出(clock to output)時間, 以及所有時鐘路徑的延時。
圖標(Analyze Against User Specified Paths by Defining Endpoints)走讓時序分析器對用戶指定的路徑做詳細分析,用戶指定的路徑是通過指定路徑端點的方式來定義的,時序分析器會報告出最差情況下所有用戶指定路徑的延時.使用這種方式分析時在UCF和PCP中的所有用戶約束都將被忽略,圖4是單擊圖標
后彈出竹時序分析設置窗口,用戶可以從左邊資源目錄中找出要分析路徑的端點,然后添加到右邊起點和終點窗口里就完成了路徑設置,也可以用查找的方式找到又象后添加。
圖4:時序分析設置窗口
來源:ks9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