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組和指針在定義、使用場景、內存分配和訪問方式等方面存在顯著區(qū)別。?
定義和使用場景
?數組?:數組是一種數據結構,用于存儲多個相同類型的數據元素。數組在編譯時就已經確定了內存空間的大小和位置,且一旦創(chuàng)建,其大小和位置不能改變。?
?指針?:指針是一個變量,存儲的是另一個變量的內存地址。指針可以在運行時動態(tài)地指向不同的內存位置,具有更高的靈活性。
內存分配和訪問方式
?數組?:數組在內存中是連續(xù)存放的,訪問數組元素通過下標直接訪問。數組的內存空間在編譯時或運行時確定,且一旦分配,其大小和位置不能改變。?
指針?:指針本身是一個變量,可以指向任何類型的內存地址。通過解引用操作符*來訪問指針所指向的內存中的值。指針可以動態(tài)地指向不同的內存位置,靈活性更高。
語法和操作
?數組?:數組名代表整個數組的起始地址,不能被修改。數組的每個元素可以通過下標直接訪問,例如array[i]。數組的大小在編譯時確定,不能動態(tài)調整。?
?指針?:指針需要顯式地賦值才能指向具體的內存位置。通過解引用操作符*來訪問指針指向的值,例如*p。指針可以動態(tài)地指向不同的內存位置,靈活性更高。
指針數組:首先它是一個數組,數組的元素都是指針,數組占多少個字節(jié)由數組本身的大小決定,每一個元素都是一個指針,它是“儲存指針的數組”的簡稱。
數組指針:首先它是一個指針,它指向一個數組,至于它指向的數組占多少字節(jié),具體要看數組大小。它是“指向數組的指針”的簡稱。
分辨方法: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看函數名前面的指針*號有沒有被括號()包含,如果被包含就是數組指針,反之則是指針數組。
首先,數組是一種固定大小的數據結構,它可以存儲一系列同類型的數據。數組的大小在聲明時就已經確定,不能在運行時改變。數組的元素可以通過下標來訪問,下標從0開始,最大下標為數組大小減1。數組的元素在內存中是連續(xù)存儲的,因此數組的訪問速度較快。數組的聲明方式為:類型 數組名[大小]。
其次,指針是一種變量,它存儲的是一個內存地址。指針可以指向任何數據類型,包括數組。指針的大小與系統(tǒng)位數有關,一般是4字節(jié)或8字節(jié)。指針的值可以被修改,指向不同的內存地址。通過指針可以訪問其所指向的變量或數組元素。指針可以通過加減運算來訪問它所指向的數組元素,但需要注意指針的類型,以及要訪問的數組元素的類型。指針的聲明方式為:類型 *指針變量名。
數組和指針在使用上還有一些區(qū)別。首先,數組名代表整個數組,可以用來初始化其他數組,但數組名不能被賦值或自增。其次,數組在函數調用時,傳遞的是數組的地址,而不是整個數組。指針可以被賦值或自增。指針還可以用來動態(tài)分配內存空間,這是數組無法做到的。指針也可以用來實現復雜的數據結構,如鏈表、樹等。
一、定義及聲明方式
數組
數組是一種數據結構,用于存儲固定大小的同類型元素集合。
數組的聲明方式為 type arrayName[size]; 例如:int myArray[5]; 表示一個包含5個整數的數組。
指針
指針是一個變量,其值為另一個變量的內存地址。
指針的聲明方式為 type *pointerName; 例如:int *myPointer; 表示一個指向整數的指針。
二、內存分配
數組
數組的內存是連續(xù)分配的,即數組中的每個元素都按順序存儲在內存中。
數組的大小在編譯時確定,不能在運行時改變。
指針
指針本身只占用一定的內存空間(通常是4或8字節(jié),取決于系統(tǒng)架構),用于存儲其他變量的地址。
指針可以動態(tài)地指向不同的內存位置,這使得它更靈活,但也增加了出錯的風險。
三、訪問方式
數組
通過索引訪問數組元素,例如:myArray[0] 表示訪問數組的第一個元素。
數組名在大多數情況下表示數組首元素的地址,但它是一個常量表達式,不能作為左值進行賦值操作。
指針
通過解引用操作符 * 來訪問指針所指向的值,例如:*myPointer 表示訪問指針 myPointer 所指向的整數。
可以通過指針算術運算來訪問相鄰的內存位置,例如:*(myPointer + 1) 表示訪問指針 myPointer 后面的下一個整數。
四、函數參數傳遞
數組
當數組作為函數參數傳遞時,實際上傳遞的是數組首元素的地址。因此,函數內部對數組元素的修改會影響到原數組。
在函數參數中,通常不需要指定數組的大小,但在某些情況下為了代碼清晰和安全,會加上數組大小的信息(雖然這只是建議性的)。
指針
指針可以直接作為函數參數傳遞,允許函數直接操作指針所指向的數據。
函數可以通過指針參數返回多個值,或者修改調用者提供的數據。
五、生命周期和作用域
數組
數組的生命周期依賴于其聲明的位置和范圍。全局數組在整個程序運行期間都存在,而局部數組則在函數執(zhí)行完畢后銷毀。
數組的作用域也由其聲明的位置決定,可以是全局作用域或局部作用域。
指針
指針的生命周期和作用域同樣依賴于其聲明的位置和范圍。但是,指針可以指向不同生命周期和作用域的變量,這增加了其靈活性但也帶來了復雜性。
需要特別注意野指針(未初始化或已釋放但仍被使用的指針)和懸掛指針(指向已釋放內存的指針)的問題。
(1)數組指針(行指針)
定義 int (*p)[n];
()優(yōu)先級高,首先說明p是一個指針,指向一個整型的一維數組,這個一維數組的長度是n,也可以說是p的步長。也就是說執(zhí)行p+1時,p要跨過n個整型數據的長度。
如要將二維數組賦給一指針,應這樣賦值:
int a[3][4];
int (*p)[4]; //該語句是定義一個數組指針,指向含4個元素的一維數組。
p=a; //將該二維數組的首地址賦給p,也就是a[0]或&a[0][0]
p++; //該語句執(zhí)行過后,也就是p=p+1;p跨過行a[0][]指向了行a[1][]
所以數組指針也稱指向一維數組的指針,亦稱行指針。
(2)指針數組
定義 int *p[n];
[]優(yōu)先級高,[]先與p結合成為一個數組,再由int*說明這是一個整型指針數組,它有n個指針類型的數組元素。這里執(zhí)行p+1時,則p指向下一個數組元素,錯誤賦值方法:p=a;因為p是個不可知的表示,只存在p[0]、p[1]、p[2]...p[n-1],而且它們分別是指針變量可以用來存放變量地址。但可以這樣 *p=a; 這里*p表示指針數組第一個元素的值,a的首地址的值。如要將二維數組賦給一指針數組:
int *p[3];
int a[3][4];
p++; //該語句表示p數組指向下一個數組元素。注:此數組每一個元素都是一個指針
for(i=0;i<3;i++)
p[i]=a[i]
這里int *p[3] 表示一個一維數組內存放著三個指針變量,分別是p[0]、p[1]、p[2]所以要分別賦值。
數組指針只是一個指針變量,是C語言中專門用來指向二維數組的,它占有內存中一個指針的存儲空間。指針數組是多個指針變量,以數組形式存在內存當中,占有多個指針的存儲空間。當指針數組用來指向二維數組時,其引用和用數組名引用都是一樣的。
比如要表示數組中i行j列一個元素:
*(p[i]+j)、*(*(p+i)+j)、(*(p+i))[j]、p[i][j]
2函數指針和指針函數的區(qū)別
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看函數名前面的指針*號有沒有被括號()包含,如果被包含就是函數指針,反之則是指針函數。
(1)指針函數
指帶指針的函數,即本質是一個函數,函數返回類型是某一類型的指針。首先它是一個函數,只不過這個函數的返回值是一個地址值。函數返回值必須用同類型的指針變量來接受,也就是說,指針函數一定有函數返回值,而且,在主調函數中,函數返回值必須賦給同類型的指針變量。
當一個函數聲明其返回值為一個指針時,實際上就是返回一個地址給調用函數,以用于需要指針或地址的表達式中。
格式:
類型說明符 * 函數名(參數)
由于返回的是一個地址,所以類型說明符一般都是int。
例如:
int *GetFlag();
int * lzq(int,int);
float *fun();
float *p;
p = fun(a);
(2)函數指針
指向函數的指針變量,即本質是一個指針變量。
int (*f) (int x); /*聲明一個函數指針 */
f=func; /* 將func函數的首地址賦給指針f */
指向函數的指針包含了函數的地址的入口地址,可以通過它來調用函數。聲明格式如下:
類型說明符 (*函數名) (參數)
其實這里不能稱為函數名,應該叫做指針的變量名。這個特殊的指針指向一個返回整型值的函數。指針的聲明必須和它指向函數的聲明保持一致。
指針名和指針運算符外面的括號改變了默認的運算符優(yōu)先級。如果沒有圓括號,就變成了一個返回整型指針的函數的原型聲明。
例如:
void (*fptr)();
把函數的地址賦值給函數指針,可以采用下面兩種形式:
fptr=&Function;
fptr=Function;
取地址運算符&不是必需的,因為單單一個函數標識符就標號表示了它的地址,如果是函數調用,還必須包含一個圓括號括起來的參數表。
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來通過指針調用函數:
x=(*fptr)();
x=fp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