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電子設備中,電源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電源在工作過程中會受到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電磁干擾(EMI),這些干擾可能會導致電源輸出不穩(wěn)定、設備性能下降甚至故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電源中設計了專門的電磁抗干擾電路,其通過多種方式協(xié)同工作,有效地抑制電磁干擾,確保電源及整個電子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
電源中的 EMI 抗干擾電路首先從濾波環(huán)節(jié)開始工作。常見的濾波器包括共模濾波器和差模濾波器。共模濾波器主要用于抑制共模干擾,這種干擾是指在電源線與大地之間存在的相同電位差模式的干擾信號。共模濾波器通常由繞在同一磁芯上的兩個繞組以及合適的電容組成。當電源線中的共模干擾電流通過濾波器時,由于兩個繞組的磁通方向相同,會在磁芯中產生較大的電感抗,從而阻礙共模干擾電流的通過,而對于正常的差模信號(電源線之間的電流差),其在磁芯中產生的磁通相互抵消,電感抗較小,能夠順利通過,這樣就有效地濾除了共模干擾信號。
差模濾波器則專注于消除電源線之間的差模干擾,這種干擾通常是由于電源內部的開關元件切換、電路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差模濾波器一般由電感和電容組成簡單的 LC 濾波電路,電感串聯(lián)在電源線中,電容連接在電源線之間。根據(jù)電感對電流變化的阻礙作用以及電容對高頻信號的旁路特性,差模濾波器能夠對差模干擾信號進行衰減,使電源輸出的直流電壓更加平滑穩(wěn)定,減少因差模干擾導致的電壓波動和紋波,確保為后續(xù)電子設備提供干凈的電源。
除了濾波電路,電源中的 EMI 抗干擾電路還包括屏蔽措施。電源通常會被封裝在金屬外殼內,這個金屬外殼起到了屏蔽罩的作用。它能夠有效地阻擋外界的電磁場進入電源內部,同時也防止電源內部產生的電磁干擾泄漏到外部環(huán)境中,避免對其他電子設備造成干擾。對于一些對電磁干擾特別敏感的電源模塊,還會采用多層屏蔽結構,進一步增強屏蔽效果,確保在復雜的電磁環(huán)境中電源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在電源的開關電路部分,軟開關技術也是 EMI 抗干擾的重要手段之一。傳統(tǒng)的硬開關電源在開關管導通和關斷瞬間,由于電壓和電流的快速變化,會產生大量的高頻電磁干擾。而軟開關技術通過在開關管導通和關斷過程中引入諧振電路,使得開關管在電壓或電流接近零的時刻進行切換,從而大大降低了開關過程中的電壓和電流變化率,減少了高頻電磁干擾的產生。這種技術不僅提高了電源的效率,還顯著降低了 EMI 水平,使得電源在工作時更加 “安靜”,對周圍電子設備的干擾更小。
此外,合理的電路布局和接地設計也是 EMI 抗干擾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源電路板的設計中,將不同功能的電路區(qū)域進行合理劃分,例如將功率變換區(qū)域與控制電路區(qū)域分開,避免功率電路中的大電流和高電壓信號對控制電路產生干擾。同時,采用單點接地或多點接地的方式,確保接地路徑的低阻抗,減少地電位的波動和環(huán)路電流,防止因接地不良而引入額外的電磁干擾。通過優(yōu)化電路布局和接地設計,能夠有效地減少電源內部各電路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電源整體的抗干擾能力。
電源中的電磁(EMI)抗干擾電路通過濾波、屏蔽、軟開關技術以及合理的電路布局和接地設計等多種手段協(xié)同工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抗干擾體系。這些措施相互配合,有效地抑制了電源內外的電磁干擾,確保電源能夠穩(wěn)定、可靠地為電子設備提供純凈的電能,保障電子設備在復雜的電磁環(huán)境中正常運行,提高了整個電子系統(tǒng)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動了電子設備在通信、工業(yè)控制、醫(yī)療等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和發(fā)展,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