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位電路是一種用來使電路恢復到起始狀態(tài)的電路設(shè)備,它的操作原理與計算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啟動原理和手段有所不同。復位電路,就是利用它把電路恢復到起始狀態(tài)。就像計算器的清零按鈕的作用一樣,以便回到原始狀態(tài),重新進行計算。
和計算器清零按鈕有所不同的是,復位電路啟動的手段有所不同。一是在給電路通電時馬上進行復位操作;二是在必要時可以由手動操作;三是根據(jù)程序或者電路運行的需要自動地進行。復位電路都是比較簡單的大都是只有電阻和電容組合就可以辦到了,再復雜點就有三極管等配合程序來進行了。
復位電路中電容的作用
電阻的作用不是限制電流的大小,而是控制復位時間。電容充電時間與R C的值成正比。復位電路中的電容只是在上電那一會兒起作用,充電瞬間電容有電流流過,所以RST端得到高電平,充電結(jié)束后沒有電流了,則RST端變?yōu)榈碗娖健? 晶振電路在單片機內(nèi)部有相應(yīng)的電路,電路里一定會有電源的。讓復位端電平與電源電平變化不同步讓復位端電平的上升落后于電源電平的上升,在一小段時間內(nèi)造成這樣的局面:
1、電源達到正常工作電源;
2、復位電平低于低電平閾值(被當作邏輯0);
這種狀態(tài)就是復位狀態(tài)。僅用一個電阻是不可能同時實現(xiàn)這兩條的。復位,就是提供一個芯片要求的復位條件,一般是N個機器周期的固定電平。低電平復位就是芯片可正常工作后保持N個以上周期的低然后變高即可。高電平復位就是芯片可正常工作侯保持N個周期以上的高然后變低即可。
另一種解釋:
上電瞬間,由于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RST引腳電壓端為VR為VCC,隨著對電容的充電,RST引腳的電壓呈指數(shù)規(guī)律下降,到t1時刻,VR降為3.6V,隨著對電容充電的進行,VR最后將接近0V。為了確保單片機復位,t1必須大于兩個機器周期的時間,機器周期取決于單片機系統(tǒng)采用的晶振頻率,R不能取得太小,典型值 8.2kΩ;t1與RC 電路的時間常數(shù)有關(guān),由晶振頻率和R可以算出C的取值。
假設(shè)高電平復位有效,一充一放周期是1.386*RC,舍去充放過程中較低的電平,一般的單片機復位脈沖寬度取值:(0.7~1)RC 反正都是大概的,電平保持時間越長越好,電容大點好。單位是:(R)*(C)=(歐姆)*(法拉)=秒
例如:R=470K,C=0.15UF 則延時時間是(470*1000)*(0.15/1000000)=0.0705秒
復位電路是一種能夠使芯片或微控制器在發(fā)生錯誤時重新啟動的電路。它通過將系統(tǒng)復位到特定的初始狀態(tài),以保證后續(xù)操作的正確性和可靠性。而復位電路的電容則是決定該電路復位時間長短的重要參數(shù)。
1.復位電路的電容是什么電容
復位電路的電容通常指的是集成電路(IC)上的復位電容,它常見于微控制器(MCU)等數(shù)字電路中。這個電容通常被稱為電源電容或Vcc電容,它被連接到微控制器的電源引腳和地引腳之間,以提供微控制器需要的穩(wěn)定電壓。此外,由于電容具有高斯反應(yīng)的特性,在電源波動或噪聲干擾時可以起到濾波作用,進一步穩(wěn)定系統(tǒng)的電源。
2.復位電路的電容有什么用
復位電路的電容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發(fā)揮作用:
提供穩(wěn)定電源:當MCU啟動時,它需要一個干凈、穩(wěn)定的電源來確保正常操作。復位電路的電容能夠緩解電源波動和干擾對系統(tǒng)帶來的影響。
控制復位時間:復位電路的電容還可以通過其充電和放電過程來控制系統(tǒng)的復位時間。具體而言,當MCU從電源開始運行時,電容會通過內(nèi)部充放電電路逐漸充電至一定電壓,然后觸發(fā)復位信號,從而使系統(tǒng)開始重新啟動。因此,不同大小的電容值可以控制復位電路的復位時間,以滿足不同應(yīng)用場景對于系統(tǒng)啟動時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