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滾珠絲杠副是數(shù)控機床的關鍵功能部件,其因具備傳動效率高、剛度強、清潔無污染等特點而得到廣泛應用。但目前數(shù)控機床上絕大多數(shù)采用絲杠旋轉帶動螺母直線運動的進給方式,這就導致傳動副轉動慣量大,振動嚴重,從而造成數(shù)控機床工作精度降低、剛性差??梢哉f,現(xiàn)有的絲杠旋轉驅動型滾珠絲杠副是影響數(shù)控設備高精度、高速化、高剛性的關鍵因素。
為了消除絲杠旋轉驅動型滾珠絲杠副的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種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其不僅保留了絲杠旋轉驅動型的優(yōu)點,還創(chuàng)新思考,將絲杠旋轉改為螺母旋轉,通過設計螺母旋轉組合單元,可實現(xiàn)絲杠驅動型同樣的效果,即將旋轉運動轉變?yōu)橹本€運動。運用該原理設計出的滾珠絲杠副轉動慣量小、剛度強,特別適用于長徑比大、載荷高的場合。
1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工作原理及防松、防塵原理
1.1基本工作原理
圖1所示為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結構示意圖。
圖1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結構示意圖
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為滾珠絲杠副的延伸產品,可分解為滾珠絲杠副(一級)與滾動軸承副(二級),因此可用二者的工作原理對該結構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如圖1所示,一級工作原理即滾珠螺旋傳動原理,在絲杠與螺母旋合螺旋槽之間放置適量的滾珠作為中間傳動體,當絲杠或螺母轉動時,滾珠被推動在閉合回路中形成滾珠鏈,反復循環(huán)運動,實現(xiàn)將旋轉運動轉變?yōu)橹本€運動,或將直線運動轉變?yōu)樾D運動。
(2)如圖1所示,二級工作原理是借助滾動軸承副實現(xiàn)軸承內圈連接滾珠螺母外圓,外圈連接與工作臺相連的殼體,從而支撐滾珠絲杠螺母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shù),保持滾珠絲杠副的高效率傳動性特點:同時,借助深溝球軸承實現(xiàn)結構徑向定位,推力圓柱滾子軸承實現(xiàn)軸向承載,這又保證了滾珠絲杠副的承載能力。
1.2防松原理
如圖2所示,該防松結構由精密徑向鎖緊螺帽、軸用彈性擋圈(A型)和止動墊片組成。由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運動特性可知,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的驅動螺母在有效行程往復高速運動,長期如此,就會造成精密徑向鎖緊螺帽鎖緊效果失效,從而導致螺母旋轉自合單元整體結構松動,存在安全隱患。為此,經過創(chuàng)新改進,在精密徑向鎖緊螺帽右端添加止動墊片,這就使得精密徑向鎖緊螺帽軸向移動完全被限制,也就不存在整體結構松動的可能性。因此,該防松結構設計簡單易實現(xiàn),大大提升了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運轉的安全性。
1一防塵圈:2一軸用彈性擋圈(A型):3一止動墊片:4一精密徑向鎖緊螺帽:5一迷宮防塵圈。
圖2防松、防塵結構示意圖
1.3防塵原理
如圖2所示,該防塵結構由防塵圈和迷宮防塵圈組成。其中防塵圈沿襲了滾珠絲杠副的常規(guī)防塵裝置,起到對滾珠螺母內部防塵及油封的作用。另外,在螺母旋轉組合體上采用迷宮防塵圈進行密封,迷宮防塵圈就是人為地在泄漏通道內加設許多個齒或槽,來增加泄漏流動中的阻力,使造成泄漏的壓差急劇損失。迷宮設計良好,泄漏通道兩端的壓差全部損失之后,即可實現(xiàn)封嚴不漏。因此,在該結構兩端分別增加迷宮防塵圈,保證結構內部潤滑油或脂不泄漏,以延長運行壽命。
2運動分析和受力分析
2﹒1運動分析
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實際運動原理與滾珠絲杠副大致相同,因此其運動學分析與動力學分析可參照《滾珠絲杠副動力學與設計基礎》第二章所述,此處不再贅述。但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為一個組合單元,因此這里著重分析其機械效率。
滾珠絲杠系統(tǒng)的機械效率定義為輸出力矩與輸入力矩的比率:
輸出力矩與施加在螺母軸線方向上的負載有關,可以寫成表達式:
輸入力矩與絲杠接觸面的摩擦力和作用在接觸面的法向力有關,表達式為:
一般來說,滾珠絲杠副的效率隨著絲杠轉速的增加而降低,根據(jù)精度等級,滾珠絲杠副效率η一級可達到c0.5~c09。
而滾動軸承效率η二級可達到c09.~c099,加上螺母旋轉組合體采用微間隙緊密安裝,因此可以得出:
最終得出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傳動效率基本與滾珠絲杠副相同,這也是繼承自滾珠絲杠副的一大優(yōu)點。
2﹒2載荷校核及受力分析
本文以南京工藝xID.c16R_s1c_.規(guī)格型號為例,根據(jù)設計,該型號選擇的滾珠絲杠副為南京工藝IFZD.c16_.規(guī)格,校核其動靜載荷如下:
軸向額定靜載荷計算公式:
式中:Coa為額定靜載荷:kc為軸向額定靜載荷的特性系數(shù)::1為每一滾珠圈中有效承載滾珠數(shù):i為承載滾珠圈數(shù):α為接觸角:D+為滾珠直徑(mm):φ為導程角。
式中:Dp+為節(jié)圓直徑(mm):Ph為導程(mm)::u為每一滾珠圈中不承載的滾珠數(shù)。
式中:β11,β12,β21,β22為曲率半徑倒數(shù):frs為滾珠絲杠滾道的適應度。
代入相關數(shù)據(jù)求得軸向額定靜載荷Coa=96404kN。軸向額定動載荷計算公式:
式中:Ca為軸向額定動載荷(2):Ci為滾珠絲杠副單圈上的軸向額定動載荷(2):i為承載滾珠圈數(shù)。
其中:
式中:Cs為滾珠絲杠單圈上的軸向額定動載荷(2):Cn為滾珠里面單圈上的軸向額定動載荷(2):fc為幾何系數(shù):a為接觸角::1為每一滾珠圈中有效承載滾珠數(shù):Dw為滾珠直徑(mm):o為導程角:f1、fī、f3為幾何形狀系數(shù):frs為滾珠絲杠滾道的適應度:y為結構系數(shù):Dpw為節(jié)圓直徑(mm):frn為滾珠螺母體滾道的適應度。
代入相關數(shù)據(jù)求得額定動載荷Ca=ī41k2。
該型號選用的滾動軸承副包含深溝球軸承(GB/Tī76一61830,起定位作用)和推力滾子軸承(GB/T4663一81130,起承載作用),查詢軸承樣本得(以2BI為例),推力滾子軸承的額定動載荷Ca=ī70k2,額定靜載荷Coa=1005k2(此處軸承載荷校核過程省略)。
除此之外,還有關鍵零件"殼體"需進行受力分析,如圖3、圖4所示。
圖3殼體結構示意圖
圖4A面受力分析
A面與B面分別受到軸承的剪切力,假如滾珠螺母往右運動時A面受力,則B面不受力:同樣,滾珠螺母往左運動時B面受力,則A面不受力。因此,對A面與B面的剪切強度校核如下:
A面受力分析,如圖4所示:
式中:T為剪切應力(MPa):ws為剪切力載荷(2):A為截面積(mmī)。
剪切力載荷ws按滾珠絲杠副額定動載荷ī410002計算,截面積A=996īmmī,代入公式(ī3)得T=ī4MPa,查詢資料45鋼的許用剪切力[T]=146MPa。
得出T<[T],剪切強度校核合格。
同理,B面剪切強度校核合格。
綜上所述,滾動軸承副的額定動、靜載荷均大于滾珠絲杠副的額定動、靜載荷,因此該螺母旋轉型滾珠絲杠副載荷可以達到預期要求,且在此載荷下,關鍵零件的強度校核均合格。
3結論與展望
本文所述新型螺母旋轉滾珠絲杠副不僅保留了傳統(tǒng)絲杠驅動型滾珠絲杠副的優(yōu)點,而且完善了絲杠驅動型滾珠絲杠副的一些不足,具體如下:
(1)慣量低。相對于以絲杠旋轉為主動驅動的方式,以螺母旋轉為主動驅動的方式極大地降低了機械運動系統(tǒng)的轉動慣量,提高了系統(tǒng)的極限轉速,易于實現(xiàn)高速傳動,同時可使所選電機功率較小。
(2)剛度高。相對于以絲杠旋轉為主動驅動的方式,以螺母旋轉為主動驅動的方式布置在螺母外圓上的軸承尺寸規(guī)格大:同時因絲杠不旋轉,其軸頸上無須安裝軸承,可以對絲杠施加更大的軸向預拉伸力,極大地提高整套滾珠絲杠副的剛度。
(3)多螺母驅動。可在一根滾珠絲杠上安裝多個旋轉螺母組合單元,多個工作臺被同時或分別各自驅動,其運動互不干涉。
(4)設計、安裝簡便。旋轉螺母組合單元集多個功能部件于一體,設計簡化,便于安裝及調試。
(5)其他。因絲杠不轉動,其中部輔助支撐處無周向摩擦,不存在局部發(fā)熱問題:當定位精度很高、考慮溫升影響而采用絲杠中空冷卻結構時,因絲杠不轉動,冷卻接頭更易布置、安裝。
螺母驅動型滾珠絲杠副的應用,使數(shù)控機床產品在低耗、高速、高精度、高剛性等方面得到了改進。目前,該產品已正式運用于機械、紡織、船舶等行業(yè),而且反饋良好,值得推廣使用。這對我國振興制造業(yè),改變進口模式,發(fā)展數(shù)控機床產業(yè)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