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5G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普及,各大品牌手機也都開始支持5G了。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下,更新換代可以說是時代趨勢。從一開始的2G到3G,后來發(fā)展成4G現在又變成5G,網速越來越快,用戶在使用時也沒有卡頓這方面的擔憂了。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卻發(fā)現這樣一個現象,不少手機在系統更新后,少了一個選項,那就是沒有了快速移除5G面板的開關。其中小米、OPPO、VIVO這些手機品牌,都更新了這一選項。對此不少人好奇,為何手機廠商要強制移除5G的開關呢?有了這一功能后,用戶關停5G時豈不是很不方便?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有手機品牌取消5G快捷鍵,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不過調查后才知道,這是三大運營商的統一要求。與4G已經全國普及有所不同的是,如今市面上5G套餐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對大部分用戶來說其實現在的4G網速已經完全滿足要求了,打開5G的話既浪費流量,而且還會降低手機續(xù)航時間。所以不少用戶都想直接關閉5G,省的浪費手機電量。
這時候運營商就想到了這一辦法,與手機生產廠商聯合,將5G快捷開關取消。這樣用戶在切換4G、5G網絡時,就會變得麻煩,很多人也就不會隨意關閉了。
5G的瓶頸是通病,但現階段運營商的問題,還有反詐。最近幾個月,銀行的親屬不停抱怨,說開卡開不了,U盾做不了,和客戶沖突不斷。原因就是電信反詐。反詐有兩卡構成,電信卡和銀行卡。電信卡非實名用戶實施欺詐,銀行卡完成轉賬。如果銀行卡收緊,那么電信運營商的電話卡也一樣收緊。
更大的問題在于,并不只是收緊那么簡單,未來對于很多電話睡眠卡,非實名卡,將徹底停用。電信運營商的客戶量將呈現收縮態(tài)勢。
還有的就是電信增值類業(yè)務,比如虛擬號碼業(yè)務。
對于這方面,其實個人樂見其成,電詐早就該治理了,本身就應該斷其源頭,每個人都實名號碼,事就會少很多。但這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是一個長期的不確定性,對于其業(yè)績到底有多少影響依然未可知。這里又有一部分OTT的運營商,比如微信通過語音來替代語音電話業(yè)務,而實際上如今1年打的電話也不會很多,大多數電話都是鈴聲想起,屏幕上碩大四個字“騷擾電話”。這說明大數據知道這些電話是什么屬性,只是一直沒有給予及時的處理。
許多運營商在對相關的套餐進行宣傳時,會用免流這樣的字眼來吸引人們的注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免流是只能用在某個特定的應用軟件,以及只能用于某些特定額度的流量。如果一旦在別的軟件,或者是使用了超出這個額度的流量,之后所需要的花費,都是需要消費者自己承擔的。
第二個套路,則是運營商的宣傳問題。很多運營商為了鼓勵用戶升級為5G套餐,就像人們介紹,如果升級的話,會給予客戶相關的回饋福利。但是這些運營商在宣傳相關的活動時,并沒有提到如果要改變套餐,人們日常所需要交的話費,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增加。
運營商采用這種沒有提前告知的方式,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糊弄消費者。原本那些不想改套餐的人,在運營商的推薦下升級了套餐,但是直到每月繳話費的時候才發(fā)現,原來花費也跟著升級了。
第三個套路則是運營商私自改套餐。最為明顯的就是在5G技術剛剛出來時,人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運營商就將人們的4G套餐自動升級成了5G。而且如果消費者想要將套餐改回去的話,還需要單獨花錢。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運營商的這種方式有點類似于強買強賣,在消費者并不知情甚至不同意的情況下,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而且5G技術的發(fā)展對于剛剛接觸5G信息的人來說,其實有一點點不太適用。
總之如果運營商還是將消費者的需求放在一邊,還是只顧著為了自己賺錢,未來這些運營商的口碑將會遭到嚴重的損害。希望運營商們在發(fā)展時也能以做大消費者的需求為主,滿足消費者的一些基本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