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磁共振的一些常識
去醫(yī)院看病,醫(yī)生一般都會開些影像檢查,比如X光、CT、B超、核磁共振(MRI)……同樣是拍片子,為什么要分不同的種類?這些檢查又都擅長什么疾病呢?由于工作原理的不同,X光、CT、B超、核磁等影像設備能夠探查的層次也不同,今天我們聊聊磁共振的一些常識:
X光、CT、B超、磁共振,區(qū)別到底在哪里?
X光:把東西壓扁看
X光會穿過人體,遇到被遮擋的部位,底片上不會曝光,洗片后這個部位就是白色的。
比如,大腿的骨頭是圓的,可是片子上是平的,但可以看到其中絲絲屢屢的骨小梁。
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塊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纖維紋理,但用手壓癟了會清晰一些。其最大缺點是深淺組織的影像相互重疊,相互隱藏,有時還需要拍側位的X光片。
CT:把東西切片看
CT的檢查原理是X光會分層穿過人體,之后通過電腦計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來看,其優(yōu)點是可以分層看,而且經計算后可以顯示出更多的組織信息。
B超:用聲波敲敲看
B超檢查就像挑西瓜一樣,邊敲邊看顯示病灶情況。它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不同的組織,特別是組織界面時會產生反射波,超聲探頭一面發(fā)出超聲,一面接受反射波,并通過計算反射波成像。
核磁:把東西搖搖看
核磁共振(MRI)的顯影原理是探測水分子的變化。身體里的水分子,在不同組織中含量差別較大,但是每個水分子的磁場磁力線方向都是隨意的。
核磁共振機使用較強大的磁場,使人體中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一致,這時磁共振機的磁場突然消失,身體中水分子的磁力線方向,突然恢復到原來隨意排列的狀態(tài)。反復多次施加磁場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機會得到充分的數據并運算后成像。
簡單說就相當于用手搖一搖,讓水分子振動起來,再平靜下來,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動。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戲稱是“搖搖看”的檢查。
不同部位常用的影像學檢查
不同身體部位常用的檢查手段也有很大不同。一張圖告訴你,以后做檢查就可以對號入座了:
什么是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老百姓俗稱“核磁”,英文縮寫“MRI”,它是一種非常敏感的無創(chuàng)性影像診斷工具,可用于腦、脊髓、視神經、關節(jié)等身體各部位的成像,以發(fā)現(xiàn)相應病變,是診斷多發(fā)性硬化和視神經脊髓炎的主要檢查工具之一。
磁共振檢查對人體有害嗎?
與CT和X線檢查不同,磁共振檢查(MRI) 沒有射線,它通過檢測人體正常和異常組織中的水分子發(fā)現(xiàn)病灶,目前尚無證據說明MRI檢查對身體有害,媽媽肚子里的小寶寶如果生病了,不能照CT和X線,但卻可以行MRI檢查,因此,反復進行MRI檢查也不用擔心。
磁共振檢查是怎么進行的?
一個常規(guī)磁共振檢查大約需要10-20分鐘,患者只需安靜地躺在像圓桶一樣的檢查艙內即可。由于磁共振檢查在工作時會發(fā)出巨大的噪音,醫(yī)生會給每位患者的耳朵里塞上棉花或帶上耳機播放音樂?;颊哌€會被發(fā)一個報警按鈕,檢查過程中如出現(xiàn)任何不適,可按手中按鈕通知檢查醫(yī)生。由于MRI檢查就像拍照片時的曝光,因此掃描時整個身體不能動,否則圖像就模糊了,還要重拍。
磁共振檢查須知
隨著生物新材料的應用,患者體內的植入物也越來越多(如支架),對于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處理呢?下面我們一一來看。
1
輸液泵、胰島素泵
輸液泵大多是非鐵磁性或弱磁性,磁場下不會發(fā)生變形扭曲,是可以行MRI檢查的。佩戴胰島素泵的病人嚴禁進行MRI、CT、X線檢查以及進入手術室,以免引起意外?;颊呖上葘⒁葝u素泵摘除,再做這類檢查。
2
冠脈與外周血管支架
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指出,幾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脈支架,都是經過測試,并注明MR安全。早期的外周動脈支架(2007年前)可能存在弱磁性,除此之外,所有的支架產品在≤3.0TMR下都是安全的。對于弱磁性的外周動脈支架,通常認為6周以后的磁場接觸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彈簧圈、濾器、動脈夾及人造血管等也是推薦在植入后6月可以行MR檢查。
3
心臟起搏器/腦起搏器
傳統(tǒng)的心臟起搏器和腦起搏器進入磁場環(huán)境后,可能會引起器械移位、程序改變等擾亂正常的起搏器工作,因此禁止行MR檢查。目前,MR條件兼容的心臟起搏器Ensura DR MRI SureScan,腦起搏器中ACTIVA?系列的已經在臨床中應用,部分多年前安裝的產品是否可安全通過MR檢查請咨詢臨床醫(yī)師后再決定。
4
電子耳蝸
電子耳蝸一般均有鐵磁性的復合物作為外置磁體,并在患者頭顱植入射頻線圈。所以磁場會干擾電子元件的工作,產熱、損傷組織,這類患者也應禁止進入磁共振檢查室,或者手術取出磁體后再行檢查。
5
心臟瓣膜
人工心臟瓣膜大多沒有鐵磁性,但檢查前也應查看說明書,由于磁場引起的扭曲力相對心臟搏動的血流沖擊要小的多,一般認為是可以行MR檢查的。
6
骨科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如鋼板、鋼釘、螺釘及各種人工關節(jié)等,大多為非磁性的或部分為弱磁性,由于術中已牢固固定在骨骼、肌肉內,通常不會引起移動,因此是安全的,但植入部位的偽影是不可避免的。
7
牙科植入物
種植牙、固定假牙、烤瓷牙等部分具有鐵磁性或弱磁性,但由于其已牢固固定于牙槽骨上,也是可以行MR檢查的。但在局部也會產生偽影。戴活動假牙的患者應摘除假牙后再做MR檢查。
在實際工作中,每位患者在行磁共振檢查前,都會接受磁共振室醫(yī)師的“盤查”,而“盤查”的內容基本上是以上內容。因此,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可不要嫌醫(yī)生啰嗦!
專家建議:
不管是X光片、CT、核磁共振,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沒有誰比誰好之說,只有需要做檢查的疾病適不適合,患者自身情況適不適合。
要避免陷入設備越貴,效果越好的檢查誤區(qū),防止顛倒本應遵循的合理檢查程序,從而導致誤診、甚至誤治。
所以說,核磁共振不一定是最好的,X光片也不一定是最差的,醫(yī)學成像技術日益發(fā)展,不斷更新,但像X光片這樣簡單、快捷的檢查仍然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