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在選擇智能手機的時候,對手機的電池容量的大小變得非常重視。畢竟一天一充和兩天一充,二者之間的用戶體驗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大家或許都有這樣的疑問,現(xiàn)在很多千元機的電池容量能到5000mAh,但是旗艦機的電池卻大都低于4000mAh,這是為什么呢?
按道理來講,不是應該手機價格越高,其電池容量也就相應越高的嗎?
產品定位不同
旗艦機代表著的是一個品牌的形象,它的外觀設計和工藝水準是一個品牌的實力展示。
在產品設計上,旗艦機的內部構造可謂寸土寸金,內部元器件結構復雜,蘋果的iPhone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iPhone Xs系列內部結構復雜大多數(shù)旗艦手機不惜犧牲電池容量,極力去追求輕薄的設計。
也是為了順應這一趨勢,很久之前智能手機廠商幾乎都采用了一體化的設計,即不再選擇可拆卸電池。
但是輕薄是要有取舍的,輕薄的旗艦機體積會比普通手機小很多,一般沒有辦法裝下大容量的電池。
游戲手機由于考慮散熱 機身一般偏厚另一方面,隨著手機性能的不斷增強,能耗發(fā)熱也隨之增強,很多旗艦要加入全新的液冷散熱系統(tǒng),這對于本身就“狹小”的內部空間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
除非舍棄輕薄的設計,否則短時間內旗艦機的電池容量不會出現(xiàn)較大的改變,更多的注意力會轉移到系統(tǒng)優(yōu)化降低功耗上。
與此相反的是,售價較低的千元機,本身的產品定位低端,購買者對此類手機的外觀沒有太高要求,所以將電池容量做大一點,手機厚度增加,實際對用戶選購的影響并不大。
長續(xù)航越來越成為千元機上的主打賣點
千元機要想做到吸引人購買,必然要推出主打的賣點,即所謂的“一技之長”。
比如性能、外觀、拍照和續(xù)航上面,總有一個方面是千元機需要重點突出的,所以很多手機廠商會在電池容量上做宣傳賣點,以此提高銷量。
小米Max 3的電池5500mAh長續(xù)航是該機的一大亮點,旗艦機則不一樣,旗艦機必須是一款全面均衡的手機,不管在哪個方面,旗艦機都要盡量做到最好。
千元機想要續(xù)航,大不了就把機身厚度做大一點,塞入更大的電池讓長續(xù)航成為手機的主打賣點。
舉個例子,相信很多人遇到過這種情況,線下逛手機商場,店員指著自己柜臺上的某款千元機說:“你瞧這款手機的電池有5000mAh,這比蘋果新手機的電池大的多,玩游戲時間長?!边@種情況,一般人都會考慮一下,但懂行的人,對此并不會在意。
手機有大電池續(xù)航就一定長嗎?不一定
大電池并不代表著長續(xù)航,電池容量越大,手機續(xù)航能力不一定就強。
處理器能耗和系統(tǒng)優(yōu)化同樣重要,如果手機的耗電速度太快的話,那么即使電池容量大,但是實際上續(xù)航時間也并不長。
千元機搭載大電池也是近年來才興起。一開始千元機的電池容量也很小,只是隨著手機屏幕越來越大,能耗也隨之變大,廠商不得不加大電池容量增加續(xù)航時間。
另外旗艦手機在系統(tǒng)優(yōu)化上做的更好,實際上很多旗艦手機憑借著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制程先進的處理器都將功耗降到了最低,以此來提高手機的續(xù)航。
這方面蘋果的iOS就是典型,去年的iPhone XR雖然電池容量只有2942mAh,但憑借系統(tǒng)優(yōu)化,其續(xù)航水平蓋過了一眾安卓旗艦,這也是很多用戶滿意的點。
寫在最后
旗艦機為什么“不舍得”用5000mAh的大電池?
結合上述三個方面,無非是與產品定位不同、功耗控制和當前電池技術的限制關系有關系。
在新電池技術沒有普及之前,旗艦機的電池容量不會有質一般的改變。綜合多方面的考慮,旗艦機也只能在電池容量上做出取舍。
不過好在新材料電池技術一直在發(fā)展,像石墨烯材質的電池就要比鋰電池有更強的蓄電能力,并有耐高溫和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我們期待手機電池技術能有新的突破,這樣未來手機幾天一充都能成為現(xiàn)實。大家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