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6 日,OPPO 宣布架構調整,成立全球銷售體系和全球營銷體系,以便促進 OPPO 全球市場的融合發(fā)展。
基于這一調整,OPPO 在人事任命上也有新動態(tài)。即日起,現 OPPO 副總裁、海外事業(yè)部總裁吳強將擔任 OPPO 副總裁、全球銷售總裁;而 OPPO 副總裁、中國大陸事業(yè)部總裁沈義人將擔任 OPPO 副總裁、全球營銷總裁。
記者了解到,吳強和沈義人都將向 OPPO CEO 陳明永匯報。
對于這次調整,OPPO CEO 陳明永表示:
OPPO 一直堅持 “全球一盤棋” 的經營理念,未來的市場是全球融合的市場,機會和挑戰(zhàn)都要求我們整合資源,持續(xù)提升全球運營能力。作為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吳強和沈義人為公司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期待他們帶領全球團隊繼續(xù)突破創(chuàng)新。
從這次的調整來看,OPPO 在市場營銷和銷售層面改變了以往的區(qū)域劃分方式,而是在地域范圍內追求全球市場一體化,但同時將營銷和銷售職能區(qū)分開,分別由沈義人和吳強負責。
沈義人回歸營銷相比已經在 OPPO 有著漫長職業(yè)生涯的吳強來說,沈義人在 OPPO 的晉升速度更快一些。
身為 80 后的沈義人在 2013 年加入 OPPO。從 2014 年到 2018 年 6 月,他擔任 OPPO 營銷策劃與管理部部長。在這 4 年時間里,沈義人參與了 OPPO Find 5 和 N1,主導了 N3、R5、R7、R9、R11、R15、Find X 等幾乎所有產品的營銷推廣。
此前那句廣為流傳的 “充電 5 分鐘,通話 2 小時 ”,就是沈義人營銷生涯中的經典之作。
2018 年 5 月,沈義人在 OPPO 的人事調整中被任命為 OPPO 助理副總裁,并全面負責中國大陸的市場營銷業(yè)務,直接向 OPPO CEO 陳明永匯報;同時,時任 OPPO 副總裁兼國內市場營銷業(yè)務負責人的吳強開始全面負責 OPPO 海外市場的整體業(yè)務。
但在 2018 年 10 月,當沈義人出席活動時,他的 Title 就被調整為 OPPO 副總裁兼中國大陸事業(yè)部總裁。對于這一調整,OPPO 表示主要是在于公司走向全球化的需要,立足中國,走向全球——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出生于 1988 年的沈義人剛剛 30 歲。
沈義人的晉升過程,某種程度上是 OPPO “大膽啟用年輕人”這個口號的表現。此前,OPPO 副總裁、人力資源與戰(zhàn)略部總裁蔣安奕曾表示,OPPO 的員工平均年齡僅為 29 歲,他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陳總(即 OPPO CEO 陳明永)就說,一定要大膽啟用年輕人,都說有問題,你用都還沒用。你在擔心什么呢?
不過,在記者看來,在 OPPO 副總裁這一 Title 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沈義人從中國大陸事業(yè)部總裁調整為全球營銷總裁,固然有 OPPO 市場思路轉變的因素,但也可能與沈義人在全球掌管中國大陸市場接近一年來的表現有關。
從近三個季度來看,OPPO 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表現并不是特別出彩。根據 IDC 發(fā)布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相關數據,OPPO 在過去三個季度( 2018 Q4、2019 Q1 和 2019 Q2) 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19.6%、19.1% 和 18.6%,有逐步下降之趨勢;另外,在同比的改變幅度上,OPPO 智能手機業(yè)務在這三個季度的增長率分別是 -3%、-4% 和 -13.9%——顯然,這并不是令人滿意的成績。
在這種情況下,OPPO 進行架構調整和人事變動,可以視為是應對這一情況的求變之舉。畢竟,從從業(yè)經歷上來說,沈義人的長處在于市場營銷,但具體的銷售工作(尤其是線下渠道的銷售)更依賴于長期的工作經驗;而吳強的從業(yè)經驗更為豐富,曾經負責 OPPO 所有手機產品的營銷推廣及渠道管理,將國內市場的銷售重新納入到他的管理之下,也在情理之中。
OPPO 的全球發(fā)展戰(zhàn)略當然,OPPO 的此番調整,也可以視為它在當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格局下的策略改變。
根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 IDC 在 2019 年 7 月 31 日公布的 2019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OPPO 依舊位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五名(這是一個維持了很多個季度的名次),但是同比增長率從去年的 5.1% 變?yōu)榻衲甑?0.3%,可以說是基本上持平了。同時, OPPO 大約四分之三的出貨量集中在中國和印度兩大市場,在 OPPO 國內出貨量下滑的情況下,印度市場的增長則有力地沖抵了這個下滑趨勢(參見記者(公眾號:記者)此前報道)。
從這個趨勢來看,海外市場對于 OPPO 的重要性正在增加。
不過,對于海外市場策略,OPPO 的方向是明確的。此前,OPPO CEO 陳明永明確表示:
OPPO 的市場策略中不存在嚴格的海外和中國市場之分,好的產品是全球共同的語言,飯要一口一口吃,每個市場都要深耕,OPPO 要在現有市場做得不錯的情況下再順理成章延伸至下一個市場。
這句話可以很好地解釋的 OPPO 的全球市場策略,它的核心是好產品,但在不同的市場下又非常注重 “深耕”,也就是本地化。在記者看來,這次的調整是對這個戰(zhàn)略在組織和人事層面的一個很好貫徹——按照 OPPO 內部的說法,今后的路是 “品牌國際化、運營本地化”,或者說是 Glocal(Global 和 Local 的合體)。
如今,在 OPPO 的全球市場版圖中,除了中國市場,已經覆蓋了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市場,有超過 400000 個售點提供產品銷售與服務,其中包括日本、法國、意大利、英國等發(fā)達國家市場,并且與歐洲的 5 個運營商達成合作關系。
同時,根據 IDC 數據,2019 年第二季度,OPPO 海外市場出貨量在整體出貨量 2950 萬臺,占比達 38.3%,一個對比鮮明的數據是,OPPO 在 2018 年海外市場出貨量占比為 30.2%。
基于此,OPPO 勢必要面向不同的市場做大量的市場營銷工作,來建立自己在相關本土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接受度——而市場營銷顯然是沈義人更為擅長的工作,此前在中國的成功營銷經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另外,為了全球市場布局,OPPO 還需要在專利方面有自己的壁壘。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數據,OPPO 在 2018 年的 PCT(國際專利條約)申請數量為 1042 個,排名全球第 17。另外,截至 2019 年 7 月 8 日,OPPO 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 37000 件,授權數量超過 11000 件,發(fā)明專利申請數量超過 31000 件,發(fā)明專利申請在所有專利申請中占比 85%。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不久,OPPO 還在國際專利方面動作頻頻,收購了 Intel 在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相關領域的 58 項核心專利;同時,OPPO 還收購了愛立信 500 余項專利,包括美國、歐洲、中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qū)。
記者小結對于 OPPO 來說,智能手機業(yè)務的發(fā)展無疑依然是重中之重;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趨向飽和、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營銷和銷售層面打通中國市場和海外市場、以實現陳明永的全球化市場策略,則是 OPPO 當下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當然,在智能手機業(yè)務之外,OPPO 也在積極探索其他領域。就在 OPPO 宣布本次人事調整的時間前后,沈義人在微博上已經公布了一則消息——雖然今年沒有屏下攝像頭手機和電視產品,但是明年就比較靠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