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4日,美國海軍,一架X-47B無人戰(zhàn)斗機Demonstrator在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完成了飛行首秀。該演示項目將建造自主控制.低可見度的無人飛行器,可在航空母艦上起飛和降落。 2011年2月23日,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的常
美國加州大學的華裔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格雷厄姆?萊蘭德及研究團隊花費了3年多研究成功目前最先進智能模塊機器人,手掌般大小,20盎司左右重,相對于之前只能直行的模塊機器人,iMobot可以爬行、弓身、轉彎、翻滾以及直
5月19日-21日,中船重工組團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及反恐技術裝備展覽會,這是集團公司首次參加該項展覽會。中船重工副總經理邵開文、解放軍總裝備部國際合作部副部長上官輝少將、總裝備部通用裝備部工廠管理局
郭臺銘每次現(xiàn)身都能橫跨娛樂版和經濟版頭條,此次亦如是——攜嬌妻跳舞、宣稱未來3年富士康將使用100萬臺機器人,分別用視覺、數(shù)字襲擊了人們的神經。 100萬臺的數(shù)字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郭先生言論一出,
導語: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網絡版2日撰文稱,面臨著成本上漲以及競爭壓力的增加,富士康計劃用機器人大量取代人工勞動力。但這一計劃同樣會面臨諸多挑戰(zhàn)。 以下為文章全文:微觀問題富士康或許是中國最大的雇主,顯
實習醫(yī)生無需通過解剖動物或尸體,而是在模擬真人的機器人身上進行手術,即可獲得大量臨床手術經驗,迅速提高臨床水平。日前,由敏行機器人公司研制的國內首個微創(chuàng)手術模擬系統(tǒng)面市,實習醫(yī)生可以在這臺“病人”上反
  為老人取藥、倒垃圾,播報天氣預報,語音讀報讀書……這些事情,未來可以交給機器人來完成。這個暑假,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助老先鋒團隊的四位成員正在為將于8月23日至25日在西北師范大學舉行的2011中國機器
中國制造業(yè)使用工業(yè)機器人代替人力的趨勢已現(xiàn)端倪,令人不禁想起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討論過的“工人和機器之間的斗爭”。富士康三年內引入100萬臺工業(yè)機器人,是否會排斥勞動力,對就業(yè)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29日晚間表示,未來3年內將新增100萬臺機器人取代人工勞動力,屆時富士康的生產效率將大幅提高。 郭臺銘是在當晚舉行的富士康萬名員工街舞晚會上作上述表示的。郭臺銘說,目前,富士康的員工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近日在公司的專業(yè)旗艦產品LabVIEW圖形化系統(tǒng)設計軟件的基礎上,推出LabVIEW for LEGO MINDSTORMS教學軟件。這是一款專為高中生設計,配合樂高教育機器人,用于課堂或競賽的教學工具。學生不僅
摘要:在機器人手眼系統(tǒng)位置控制中,用CMAC神經網絡建立了機器人非線性視覺映射關系模型,實現(xiàn)了圖像坐標到機器人坐標的變換。該模型采用了一種新的多維CMAC網絡的處理方法——疊加處理法。實驗,與BP網絡
外形類似毛毛蟲,行動十分靈活,還具有和毛毛蟲一樣的滾動彈射能力,這是近日由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研制出的軟體機器人。相關研究發(fā)表在4月27日出版的《生物靈感與仿生學》雜志上。一直以來,軟體機器人是機器人
“想找最近的洗手間?請啟動你的導航吧。”隨著字幕飄過,一名憨態(tài)可掬的綠色小機器人通過手機定位找到了洗手間的入口。這是一段在互聯(lián)網上新近流傳的手機廣告。沒錯,這位機器人名叫Android,他正拿&ldqu
本報沈陽7月16日電 (記者何勇)今年上半年,軟件產業(yè)成為沈陽經濟最亮麗的增長點:軟件業(yè)務收入超過220億元,同比增長70%以上。 近年來,沈陽軟件服務業(yè)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長:2010年全市軟件產業(yè)實現(xiàn)收入449
隨著《變形金剛3》的即將上映,“中國品牌集體植入”的話題也引發(fā)了熱議。對于廣告導演出身的邁克爾·貝來說,玩植入廣告可謂“小菜一碟”,但面對中國企業(yè)各種稀奇古怪的要求,確實讓這位曾獲得過多項商業(yè)廣告大獎的
足球運動是一種大家非常喜愛的運動。讓機器人去踢足球,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似的。機器人也能去踢足球? 而且,還是要組成一個隊伍,不同的機器人要互相配合?要知道,機器人要參加比賽必須要有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雙腿,
手術過程像一場3D電影 給心臟做手術,你會想到什么?開胸電鋸發(fā)出的刺耳聲音,堆成山的止血紗布、主刀大夫血淋淋的手套,這些都是電視劇里常見的鏡頭。 相信所有面臨心臟手術的人,都會心里發(fā)怵??邓貥s也一樣,這
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蝙蝠耳朵中發(fā)現(xiàn)的復雜結構,借以改進自治車輛的傳感裝置。蝙蝠是我們很多人的所愛,它們有一種非凡的能力,在空中飛行時,能突然轉向、晃動、急墜,以便避開障礙,或在空中抓捕
德國科學家日前開發(fā)出一種能讓機器人產生多種感覺的電子皮膚。這種“皮膚”不僅能夠幫助機器人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也能使其獲得實時的“自體感受”。目前這種電子皮膚的原型已經在一個機械臂
機器人的世界成員越來越多,具備不同功能和特點的“機器人種”也不斷增加,現(xiàn)在的機器人又有什么新發(fā)展呢? 琴聲悠揚,你肯定以為是你哪位大師在彈鋼琴吧,可是你仔細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個機器人在彈琴。對,會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