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全橋移相型PWM控制器UC3879進行了300 W開關電源的設計。實驗結果表明:在開關電源的設計過程中采用全橋移相控制技術,可有效降低電磁噪聲,電源的動態(tài)響應快,通用性好,工作可靠。滿足系統控制指標,具有較強的魯棒性。
關鍵詞:UC3879;全橋移相;開關電源
電源按控制方式一般可分為線性電源和開關電源兩類。其中:線性電源的輸出紋波較小、電磁兼容性較好,但效率較低、發(fā)熱較大、電源體積較大;開關電源以其效率高、發(fā)熱量較小、體積小、重量輕,逐漸取代了線性電源。
全橋移相的開關電源控制方式拓撲結構簡潔,控制方式簡單。在這種控制方式下:開關頻率恒定,有利于濾波器的優(yōu)化設計;可實現開關管的零電壓開關,減小了開關損耗,提高了電源的工作效率;由于元器件的電壓和電流應力較小,降低了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使電源成本降低。因此,在中、大功率的開關電源設計過程中多采用全橋移相的控制方式。
筆者在此基礎上利用全橋移相技術,進行了300 W開關電源的設計。
1 設計要求
擬設計的開關電源的技術指標如下:
(1)輸入電壓范圍:DC 18 V~36 V;
(2)輸出電壓:DC 24 V;
(3)輸出電壓微調:標稱輸出電壓的±10%;
(4)額定輸出電流:12 A;
(5)負載調整度:±1%;
(6)輸出電壓紋波峰峰值:200 mVp-p;
(7)過流保護:15 A;
(8)工作溫度:-20℃~+85℃;
(9)環(huán)境濕度:相對濕度90%(35℃)。
2 開關電源的設計
由于開關電源輸出的功率較大,所以采用全橋移相的控制方式。電源主控芯片選用TI公司的全橋移相型PWM控制器UC3879,UC3879可對兩個半橋開關電路的相位進行移相控制,實現功率級的恒頻PWM控制;UC3879的4個輸出端分別驅動A/B、C/D 2個半橋,每個半橋都能進行單獨的導通延時(死區(qū))調節(jié),在該死區(qū)時間內確保下一個導通管的輸出電容放電完畢,為即將導通的開關管提供零電壓開通條件;UC3879可工作在電壓模式和電流模式下,并具有1個獨立的過電流關斷電路以實現故障的快速保護。其電氣特性如下:
(1)可實現0~100%的占空比控制;
(2)開關頻率可達2 MHz;
(3)兩個半橋輸出的導通延時可單獨編程;
(4)支持欠壓鎖定功能;
(5)軟啟動控制功能;
(6)鎖定后的過流比較器在整個控制周期內均可重新啟動;
(7)適用于電壓拓撲和電流拓撲;
(8)在欠壓鎖定期間輸出自動變成低電平;
(9)啟動電流僅150μA;
(10)誤差放大器帶寬為10 MHz。
在開關電源的設計過程中,變壓器設計是整個開關電源設計的核心,對開關電源性能有決定性的影響?,F將這部分設計分述如下:
2.1 變壓器設計
變壓器設計的關鍵是磁芯的選取、原邊/副邊匝數的計算。在此,為避免開關電源產生的開關噪聲對負載的干擾,選取開關頻率為36 kHz,在此開關頻率的基礎上進行變壓器的設計。
2.1.1 磁芯選擇
36 kHz開關頻率條件下:
[!--empirenews.page--]
式中:Ap--磁芯面積乘積;
Ae--磁芯有效截面積;
AQ--窗口截面積;
PT--開關電源輸出功率;
η--開關電源效率,在此為0.8;
fs--變壓器的開關頻率;
Bm--磁通密度;
Km--窗口占空系數,與導線粗細、繞制工藝及漏感和分布電容的要求等有關;
KC--電流密度系數,與鐵心形式、溫升要求等有關。
為保證磁芯具有一定裕度,選取TDK E150磁芯,該磁芯Ap=4.14(Ae=230 mm2,Aw=180 mm2),能夠滿足要求。
2.1.2 原邊/副邊匝數計算
為減小導線的趨膚效應,選取導體標稱直徑d=0.630 mm的導線,原邊12根并繞,副邊8根并繞。
原邊匝數:
式中:VDT--MOSFET漏源壓降;
D--原邊繞組占空比;
Bmax--最大磁通密度;
Vdc(min)--直流母線電壓最小值;
T--開關周期,T=1/fs。
嘗試取原邊匝數Np=4時,副邊匝數為:
[!--empirenews.page--]
考慮到導線的集膚效應(集膚深度約0.38 mm),選取標稱直徑0.630 mm的導線。其外徑為0.68 mm(1級)。
原邊并繞根數:
取8根。
下面計算繞組總面積:
原邊繞組面積=Np×原邊并繞根數x0.6302=30.95 mm2.
副邊繞組面積=Ns×副邊并繞根數x0.6302=22.2 mm2.
總面積=原邊繞組面積+副邊繞組面積*2=84.12 mm2.
3 全橋移相變換器工作原理
全橋移相變換器是輸出功率最高的一類,其拓撲原理圖如圖2:
[!--empirenews.page--]
全橋移相變換器通過改變功率開關控制策略,使其中一個功率管先關斷,一次繞組的另一端仍與地相連,這使得漏感、諧振電感和MOSFE T的輸出電容構成諧振網絡。這樣,一次繞組的開路端電壓振蕩到下管的母線端電位,然后下管MOSFET以ZVS(零電壓開關)方式開通。接著與一次繞組滯后端相連的MOSFET可以關斷,且滯后端振蕩到上管母線端電位,最后上管MOSFET開通。MOSFET的開通、關斷波形見圖3。
由于MOSSFET管在關斷瞬間,一次繞組的兩端都有一個單端流過的負載電流,所以每個MOSFET都實現了ZVS開通、關斷,錯開了功率器件大電流和高電壓同時出現的硬開關狀態(tài),抑制了MOSFET開通、關斷時產生的電壓尖峰,減少了開關損耗與干擾。
4 諧振電感設計原則
ZVS的實質就是:利用諧振過程對并聯電容充放電,讓某一橋臂電壓Ua或Ub快速升至電源電壓或降至零值,使同一橋臂即將開通管的并聯二極管導通,把該管兩端電壓迅速鉗在零位。而在主變壓器源端串接自我諧振電感Lr,可促使變換器滯后臂實現ZVS。
由于只有Lr參與諧振,如果諧振開始時Lr電流iLr較小,Lr儲能不夠,電容C的諧振電壓Uc的峰值就有可能達不到Uin,開關管的并聯二極管就不能導通,其對應的開關管就不能實現零電壓開通。為了使電容的諧振電壓峰值能夠達到Uin,電感的儲能必須足夠,在諧振開始時電感Lr的電流iLr(0)必須滿足:
這一不等式是設計諧振電感Lr的依據。
Lr取值較大可有效抑制原邊電流急劇變化引起的寄生振蕩,減小上沖或下沖的尖峰毛刺,降低開關損耗;但Lr過大又會延長占空比丟失時間,降低整機效率。Lr取值小些可縮短原邊電流在死區(qū)時間諧振過零的反向過程,在輸入電壓最低、輸出電流最大時仍能控制移相穩(wěn)壓,提升電源效率;但Lr過小,雖使占空比丟失減小,但原邊電流上沖或下沖的尖峰毛刺會顯著增大,增大開關損耗,降低電源的可靠性。因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在允許的范圍內要多做比較,不斷優(yōu)化,以試驗數據為準。
5 結論
經設計、調試后,開關電源在環(huán)境實驗及常溫連續(xù)工作過程中輸出電壓穩(wěn)定,動態(tài)響應較快,供電品質較高,滿足設計指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