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光合作用活性原位測量儀”研制成功并通過鑒定
藍藻在一些營養(yǎng)豐富的水體中爆發(fā),被稱為“綠潮”。綠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魚類的死亡。藍藻中有些種類還會產生微囊藻毒素,是肝癌的重要誘因。因此,藍藻預警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我國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成功研制出“藻類光合作用活性原位測量儀”,并通過了專家鑒定。
“藻類光合作用活性原位測量儀”研制對于我國藍藻預警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國首次實現藻類“生長潛力”長期在線監(jiān)測,將會為我國預防藍藻暴發(fā)提供支撐。目前這套儀器已在巢湖持續(xù)運行。藍藻爆發(fā)與“生長潛力”相關,衰亡期的藍藻不會造成爆發(fā),“生長潛力”較大的藍藻即使?jié)舛炔桓咭部赡軐е卤l(fā)。
“藻類光合作用活性原位測量儀” 激發(fā)光源采用了激光二極管和LED,能夠實現對藻類的熒光激發(fā),并能夠對不同條件下的熒光強度數據并進行分析,進而判斷出其生長趨勢。該儀器的研制能夠提升我國水華災害預測能力,監(jiān)測水環(huán)境變化,保障飲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