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輛車?是一輛無人駕駛智能汽車?不,它其實是一個機器人,車形機器人。它的名字叫做“理工游中國”機器人,在“讀者杯”2011年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中,它可出盡了風頭,并奪得了“輕量級車形機器人旅游”項目的一等獎。
這次比賽,是讓機器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多游歷景點,速度最快的就獲勝了。這對機器人來說,其實還是很有難度的,比如說,如何正確行駛,轉向、掉頭,如何識別道路, 找尋景點。這些問題都解決掉,還要保證行駛的速度,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理工游中國”機器人無疑將上述問題都解決掉了,它可以識別道路,找到固定景點,爬斜坡、過門檻、避障礙,能敏捷的掉頭,轉向……它的本事讓人稱奇。
而它的制作者是南理工自動化學院的三名學生,介紹起他們的作品,他們可是很自豪。為什么小機器人擁有這么多本事呢?這全要靠它身上的20多個傳感器,一共才2千克的機器人,身上都被電路板和電線占據了。
機器人電路板里裝有8個灰度傳感器,能夠根據光的強度,發(fā)出不同的信號,從而使的機器人能夠辨別道路,還能沿著白線前行。而如果灰度傳感器受到了干擾,那么也不用擔心,機器人身上的數字指南針傳感器,可以幫助機器人輕松的完成轉向。
在這次比賽中,總共60秒的時候,不僅要求機器人要盡可能多的尋找景點,還要成功回到起始區(qū)。這對機器人來說,絕對是個挑戰(zhàn)了,但是“理工游中國”機器人輕松完成了挑戰(zhàn),讓觀眾們看到一場精彩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