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無國界,人類一直對自己生活的地球進行探索和了解,而這一探索更需要的是國際通力合作。在全球能源緊張的今天,資源勘探顯得十分重要,能通地質災害預警也不容忽視。這就對地質科學尤其是科學鉆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尋求突破性發(fā)展。
近日,北京召開了巖石圈深部探測國際研討會,眾多國家包括中、美、加、德、澳、意等科學家均參與會議。這是全球發(fā)展合作的體現,也是中國地質科學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表現。地球科學的深部探測領域,一直都十分重視地殼探測、巖石圈探測等項目。
我國雖然在深部探測領域起步較晚,但是發(fā)展速度快,技術水平高,與國際探測發(fā)展同行。我國自主研發(fā)制造的萬米鉆機模型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這臺萬米鉆機高達54米、重達1000噸、占地約1萬平方米,目前正處在成都,但一個月后它將會到達大慶,并進行深鉆探索。相信有了該臺萬米鉆機的助力,中國將會在深鉆領域創(chuàng)造新的記錄。
目前,中國的地震反射剖面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并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今后我國還將憑借先進的設備,在巖石圈探測領域以及地球科學領域取得更多的成績。讓深部探測能夠與礦產資源勘查、自然災害預警等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通過加入國際合作,共同努力對我們生活的地球進行探測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