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有一天我們生活得宇宙可能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么?你想過銀河系可能會和仙女座大星系相撞么?你一定覺得很不可思議。天文學家們根據估算,銀河系和鄰近的仙女座大星系將在未來30~50億年內相撞。為揭示星系的形成,成長和演化模式,近日,天文學家們創(chuàng)建了一副“星系失事地圖”,展示地球周圍空間內的星系在未來50億年內發(fā)生相撞的情景。
(星系撞擊:這是最新公布的“星系相撞地圖”中展示的三個星系撞擊場面 )
這些撞擊模擬圖是借助美國宇航局斯必澤太空望遠鏡和星系演化探測器(Galex)的圖像數據制成的。星系演化探測器的工作波段是紫外,這一波段對高溫的年輕恒星發(fā)出的輻射非常敏感。而斯必澤太空望遠鏡的工作波段則是紅外,它對被恒星加熱的溫暖塵埃非常敏感。其中一些星系,如NGC 935和IC 1801,甚至已經開始了星系相撞。但銀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的撞擊則還要等上數十億年。這樣的撞擊導致的氣體和塵埃物質聚集將引發(fā)大量的新生恒星出現。
(這是NGC 935和IC 1801星系的撞擊場面)
通過對斯必澤和星系演化探測器兩臺設備數據的綜合,科學家們能鎖定那些新生恒星產生速率最高的區(qū)域,從而對新生恒星的數量進行更加精確的估算。天文學家們正試圖找出,產生這些差異的物理原因是什么,而這將對計算機模擬這些星系的撞擊狀況至關重要。
(這兩幅圖像分別是在紅外波段和紫外波段拍攝的星系M51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