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法國運營商Orange宣布將推出兩款自有品牌的4G終端Yumo和Hiro。運營商推出自有品牌終端,常會被認為“不專業(yè)”、“不務正業(yè)”,經(jīng)常不被看好。那么Orange在4G市場剛開始成長時的這一舉動,目標是什么呢?
我們說雖然智能終端的換代與網(wǎng)絡升級的結(jié)合帶來了終端廠商和運營商的合作,但是二者之間的利益訴求并不完全一致,在某些時候甚至還是完全相左的。作為終端廠商,其利潤主要來源于一次性的銷售,以及客戶形成品牌忠誠后的再次購買行為。這樣一來,終端的銷售利潤及品牌的忠誠培養(yǎng)就是其主要追求的目標了——從iPhone 5S到5C僅是作出產(chǎn)品區(qū)隔但仍竭力保留在高端就能證明。所以終端廠商會反復強調(diào)各種配置和一些看起來很炫的功能。運營商則不同,它們希望客戶能夠有支撐網(wǎng)絡業(yè)務開展能力的終端——這就足夠了,其他功能即使有,也對客戶的滿意度提升有限,應該理解為審慎或不需投入資源增加的功能。而利潤的來源應該更多來自于服務的提供和與運營。
在高端客戶市場,二者還能夠達成共識,因為針對有購買力的客戶增加一些“錦上添花”的賣點取得最大的利潤是終端廠商的訴求;通過高端終端留住高價值客戶是運營商的訴求。但對于追求“性價比”的客戶而言,二者矛盾就相對明顯了。同時,每年巨額的終端補貼直接導致運營商現(xiàn)金流吃緊,盈利壓力大幅上升。因此一直以來,運營商對終端補貼都在嘗試著加大控制權,不斷試探削減乃至取消手機終端補貼的行動。尤其是前有4G投資壓力,后有3G投資回收難題的狀況下,如果運營商期望合理的利潤水平,可能就需要尋找合理的為客戶提供新終端或是更換終端的方式。
Orange宣布將推出兩款自有品牌的4G手機或許是運營商針對購買終端時對首期付款具有一定的敏感度的客戶提供的一種可選項,而且這個可選項如果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運營商終端補貼帶來的財務壓力將會大大減小。除此之外,運營商對終端的控制還能實現(xiàn)對業(yè)務入口控制的增強。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運營商終端技術、研發(fā)、整合能力、售后服務等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