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國家寬帶戰(zhàn)略和運營商提速工程的持續(xù)實施,國內光傳輸領域的相關產品在最近3年得以快速放量。在光接入領域,以PON為主導的FTTX光寬帶網絡已經成為國內運營商新建和改造工程中的主要技術手段。EPON在技術標準成熟度方面在過去幾年優(yōu)于GPON,但隨著產業(yè)整體趨于成熟,GPON的市場份額與產品成本已逐漸逼平EPON。
全球市場也是如此,來自Ovum數(shù)據顯示,2012年GPON OLT出貨量首次超越EPON,同時Ovum也預測,2013年全球PON市場增速將逐漸放緩,而類似10G PON在內的下一代接入技術卻有抬頭跡象。
在國內,三家運營商在FTTx領域都已實施了規(guī)模化的建網,但面對家庭帶寬要求提升、政企接入能力多樣化,以及4G移動回傳等方面需求升級,運營商也將目光逐漸轉移至下一代光接入技術的發(fā)展規(guī)劃,比如中國電信在今年已經將10G PON納入其集采范圍。
中國聯(lián)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寬帶網絡研究室主任張沛也表示,中國聯(lián)通已經在10G EPON/NG-PON2的技術和標準方面加快腳步,同時作為光接入技術的重要補充,VDSL2+、Vectoring等銅纜技術也將在未來最大限度地滿足“光進銅不退”的寬帶建設需求。
此外,張沛也指出,ODN網絡由于初期缺乏統(tǒng)一標準且廠商產品各異,造成了后續(xù)的管理運維與檢測工作難度大、效率低,而如何實現(xiàn)ODN網絡的智能化也就成為運營商目前最為“棘手”的FTTx難題。
光模塊決定10G PON成本差異
盡管10G PON技術已經是國內外運營商普遍看好的下一代光接入技術,但何時引入、何時規(guī)?;逃眠€存在諸多考量。
不久前,中國電信首次開啟10G EPON集采(4萬PON口、70萬線MDU),與PON設備集采的規(guī)模相比不過是小試牛刀。中國聯(lián)通對于10G PON技術還處在實驗局階段,目前遲遲未納入集采范疇。
張沛對此表示,目前來看,成本依然是制約10G PON技術用于FTTH部署的關鍵因素,并且在未來幾年內,10G PON的成本依然會遠遠高于PON。期待10G PON產品的成本下降,還要依靠其MAC芯片和光模塊的量化生產。“我們預計,MAC芯片量產后的成本降幅不會太大,10G PON設備的主要成本差異還取決于光模塊。”張沛補充表示。
另外,在10G PON芯片光模塊進展方面,10G EPON的OLT和ONU實現(xiàn)ASIC的時間點,普遍都要早于10G GPON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說,10G EPON進展已經快于XG-PON1,目前其產業(yè)鏈和設備已基本成熟,具備試商用條件。但不足之處則在于,一些10G EPON設備光接口參數(shù)不合格,上行FEC功能無增益效果,PON板吞吐量能力不足,PON口吞吐量不達標。
而對于XG-PON1的技術演進,相關設備在功能上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發(fā),比如其PON芯片還處在FPGA階段,部分設備網管功能、帶寬分配功能、PON板性能還有待提高,目前能夠提供測試的設備數(shù)量也為數(shù)不多。
正是因為兩種技術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考慮到后期建設有可能形成某一技術的壟斷,中國聯(lián)通方面也將實施互通組網工作,目前研究院方面已經開展了多次實驗室測試,后續(xù)還將繼續(xù)進行互通場景的能力測試。
而鑒于目前10G PON的ONU設備并未通過互通驗證,中國聯(lián)通方面也明確建議,10G PON將先不部署ONU。這對于那些率先推出10G PON網絡中MDU設備的供應商而言,并不是個好消息。
智能化ODN建設勢在必行
除了下一代光接入技術的引進,如何實現(xiàn)ODN網絡的智能化也成為運營商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
在整個FTTx工程中,ODN網絡的投入成本占到總投資的70~80%,但目前的問題在于,產業(yè)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各廠商的產品和形態(tài)存在較大差異;后期的運維管理中,主要采用人工維護、流程周期漫長、巡檢信息不準確;在故障檢測處理層,現(xiàn)階段主要基于設備自身的OAM功能,無法準確定位故障和技術處理故障,運維效率相對低下。
面對如此多的現(xiàn)實問題,建設智能化ODN已然成為運營商的首等大事。目前,包括華為、中興、烽火在內的主流電信設備廠商都已經推出了相應的ODN智能化解決方案,但在通向智能化ODN的過程中,業(yè)界對此也存在多種理解,簡單歸納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張沛對此解釋,狹義上的智能光分配網絡就是通過采用電子標簽技術,實現(xiàn)基于端口的可感知,以及可視化管理能力,結合相關安裝和維護流程,提高資源的準確性和裝維效率;而廣義中的ODN,應該是能夠實現(xiàn)智能化管理的ODN網絡,它涵蓋了用于實現(xiàn)ODN智能化的各種先進技術。也就是說,廣義ODN包含了電子標簽技術,但絕不只于此。
在標準化方面,智能ODN的行標也提上日程。智能ODN架構標準在2011年11月立項通過,在2012年底成為CSSA協(xié)會標準,而最新的進展是,智能ODN的總體技術要求協(xié)會標準正轉為行標,去年底已經立項了5個接口協(xié)議技術要求和3個智能節(jié)電設備的技術要求及光纖活動連接器的技術要求。
面向智能ODN的后續(xù)研究工作,張沛也表示,中國聯(lián)通在技術上將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ODN向智能ODN的平滑演進;研究智能ODN的應用和部署場景,如在城域網中的應用,以及在FTTx中細化場景中的應用;完善智能ODN的測試環(huán)節(jié),在功能測試的基礎上逐漸加入性能測試,后續(xù)也將聯(lián)合各地聯(lián)通的省公司進行智能ODN的外場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