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消息(李明)青海玉樹地震的通信保障工作受到了工信部以及三大電信運營商的高度重視。對此,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局長謝飛波表示,我國通信業(yè)應更加關注專業(yè)無線應用需求,為此,要鼓勵運營商拓展專業(yè)領域的公網發(fā)展空間,同時應該讓專網更“專”。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0無線通信應用(國際)研討會”上,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局長謝飛波做出了上述表示。
謝飛波指出,當前專業(yè)通信領域還有很多需求,專業(yè)手段和技術水平還非常低,需要運營商、設備商更加關注。
謝飛波表示,一方面,要鼓勵運營商拓展專業(yè)領域的公網發(fā)展空間。目前,河南等地的公安部門應用了警務通,多個運營商在大學應用校園通,福建的漁政通等,都非常好。“今天,3G和4G不再局限于打電話,寬帶信息化服務對于集團、行業(yè)都有非常大的發(fā)展空間。”
另一方面,謝飛波認為,應全面推進專網技術升級和網絡普及的重要性。不能簡單地認為公網可以替代專網,最簡單的手段越可靠。
在分析了青海玉樹地震通信保障工作后,謝飛波表示,村通工作試點中基本上幾個網絡都在運營,但受供電影響,基站會間接發(fā)生退網現象,這是大而全的“大網絡”的特點。與之相反,工地上的武警、各指揮部工作人員的對講機都可以接通。“此前汶川地震已經反映了一個問題,即越是龐大復雜的網絡抗災性越脆弱的現象。”
為解決上述問題,謝飛波透露,無線電管理局正在研究國家科協的關于救災無線電的應用課題,并向通信標準化協會建議:在搶險救災應用廣播技術,廣播是非常簡單、成本不高,但覆蓋效果非常好的一種技術。
“目前,公眾無線通信技術已經發(fā)展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相對而言,專網的第二代技術還沒有普及,很多的單位還用不起。盡管從用戶總量考慮,北京政務通網是全國最大的專網,但專網領域的主流技術仍然是模擬對講機。”
因此,謝飛波認為,汶川地震等救災經驗表明,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即要改變公網包容專網的思維,讓專網獨立存在,公網盡量吸收一些專網不太重要的話務和業(yè)務,但對于專網里的關鍵業(yè)務,一定要讓專網更“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