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股票市場正處于赤道無風帶——干燥、炙熱得令人難熬!”這是一位經濟學家對印度經濟的形象描述。但是,印度的另一個市場卻頻頻奏響凱歌,每個月有數百萬新增用戶,這就是手機市場。根據TRAI(印度通信)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印度全國范圍內的移動用戶數量上升到3.9億,與去年同期2.6億相比,增長了50%。
如今,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發(fā)展最快的手機市場之一,而且沒有呈現出任何衰退的跡象。是什么推動著這個巨大齒輪轉動呢?面對印度手機市場這塊大蛋糕,產業(yè)鏈上的企業(yè)又是如何使盡奇招呢?
手機比拖拉機更重要
在印度的一個村莊里,一座座磚塊堆砌成的房子無序地坐落在兩條筆直的道路旁。這是一個離印度高科技之都班加羅爾僅40公里的小村莊,拉瑪(Srinivasa)就是這里的農民。
拉瑪的家里沒有衛(wèi)生間,也沒有自己的拖拉機,但是,當一個紅白相間的基站出現在他的村莊里時,他擁有了自己的手機。拉瑪拿著手機很興奮地介紹說:“我的家庭在種植方式上世代都沒有改變,但是卻被手機改變了。”通過手機,拉瑪可以獲得最新信息來決定種植的品種,還可以向批發(fā)商詢問賣出的價格。“這樣節(jié)省了時間和金錢。手機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太陽底下,拉瑪捧著的手機映出了耀人的光輝。
在這個擁有800人的村莊里,近一半的人都享受到了手機帶來的便利,而這一切也正在印度的其他農村上演。
海拉特,一個離孟買45公里,只能通過步行或騎摩托車到達的村莊,這里的農民莫亨·佐爾(MohanZor)雖然每個月只賺大概80美元,但還是很“闊綽”地買了一部手機。有了手機,莫亨·佐爾不再需要跋涉千里去詢問牛奶的價格,也可以方便地和親戚朋友聯系。
這正是印度手機市場的寫照。擁有印度70%人口的農村市場正成為推動印度手機市場發(fā)展的新興力量。到今年第一季度,印度農村的手機用戶數量已經突破1億,環(huán)比增長18%。
由于交通不方便等因素,手機自然而然地成了印度農民的新寵??梢哉f,龐大的需求是農村手機市場逐漸升溫的內在動力,但是普及的基站和便宜的通信費是推動市場發(fā)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農村市場規(guī)模效應初現
在印度,低廉的通信費讓農民樂于承擔。
2003年,單向繳費機制的確立大大降低了印度手機電信的資費水平。到2005年3月,印度電話接入費用由整體營收的30%大幅下降至8%左右。由于大部分印度農民只使用語音業(yè)務,所以越來越便宜的語音業(yè)務費用正好符合農民的需求。
如今,印度的各大運營商更積極地在農村地區(qū)興建基站,擴大自己的服務范圍并降低資費,以搶占印度農村這塊大市場。
據悉,到明年,電信運營商計劃花費數十億美元在印度農村建設基站,以滿足農民對無線網絡的需求。而這些投資將使無線網絡在鄉(xiāng)村的覆蓋率由現在的30%提升到85%。
“農村的用戶已經渴望手機很久了,這種需求仍然在升溫。”印度一家通信公司移動事業(yè)部的首席執(zhí)行官舒克拉(Shukla)指出。據介紹,這家公司在今年1月份投入20億美元到印度國內建設通信網絡,使網絡遍及2?郾4萬個城鎮(zhèn)以及60萬個村莊。
“我們正在享受農村市場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利益。”印度的一家網絡設備公司CEO阿米特(AmitGanani)表示。如今,這家公司正在為許多運營商建造基站,并計劃在年底將建設基站的區(qū)域數量從3000個提升到5000個。
除了國內的電信廠商、設備制造商外,包括法國沃達豐、日本NTTDoCoMo在內的國外運營商也將觸角伸到了印度,他們多通過收購或參股的方式來獲得用戶。
日本的NTTDoCoMo在2008年年底宣布將支付30億美元收購印度電信服務提供商TataTeleservices公司26%的股權。而沃達豐也在去年收購了印度的一家無線通信系統(tǒng)企業(yè)。
雖然這些挺進印度農村市場的廠商為了迎合農村支付水平,降低了資費,但龐大的用戶群帶來的規(guī)模效應卻使他們收入頗豐。
印度的電信服務提供商BhartiAirtel就是其中之一。進軍農村市場讓它擁有了更多的新用戶。得益于此,2008年年底,BhartiAirtel的利潤達到4?郾5億美元。
當然,除了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外,終端廠商也不會放過印度農村這塊市場。
各施奇招
隨著歐美手機市場增長勢頭減弱,各大手機廠商開始瞄準新興市場,印度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在印度,諾基亞占有了超過六成的GSM手機制式市場份額以及超過半數的總市場份額。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諾基亞將目標鎖定在廣大的低端用戶群,實施低價策略。
2009年8月,諾基亞首席執(zhí)行官康培凱(Olli-PekkaKallasvuo)表示,公司正準備通過提供低價手機來擴大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她說:“印度是我們的第二大市場,我們的目標是消除支付能力障礙。”
索尼愛立信則從去年就開始計劃收購一家面向印度低端市場的手機制造商Spice公司。三星也在2008年專門針對印度市場推出49美元的低價手機。
而作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制造商的LG,在印度發(fā)布多款手機并大力推廣智能手機。“到2009年年底,我們計劃在印度市場發(fā)布50款新手機,使我們在印度GSM手機制式的市場份額提高到11%。”LG亞太區(qū)域的一位官員表示。除此以外,LG還計劃于今年9月在印度市場發(fā)布三款智能手機。
適合印度市場的手機特點
·印度環(huán)境高溫、潮濕,需針對這些特點增加特殊設計,并增加防塵措施。
·印度司機習慣按喇叭,所以環(huán)境相當嘈雜。印度的汽車后面通常貼著“BlowHorn”和“PleaseHorn”的提示語,以提醒后面的司機:“如果想超車,請按喇叭,讓你先行。”在印度按喇叭并不是沒有禮貌的行為。因此,為印度客戶制造鈴聲較大的手機很有必要。
·印度缺水、缺電嚴重。因此手機設計公司在設計時通常會考慮省電功能,比如待機時間長以及充電方式便捷,如可以在摩托車后座充電等等。
·印度道路建設狀況不是很好,鄉(xiāng)村道路尤差,路面過度顛簸,導致手機運送不便,因此手機的防震性能十分必要。
[!--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