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都人的民族互聯網故事:中國C網留下的那些封存記憶
中國C網是所有扛著民族大旗的企業(yè)中,最具信息化色彩的一個。有著超越于技術本身的宏偉設想,一個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注定了中國C網悲壯而短暫的一生。
有這么一種說法,二十世紀人類有兩大最不可思議的發(fā)明原來是和人類的猜疑,隔閡和戰(zhàn)爭聯系在一起的,一樣是原子彈,另一樣是英特網,即國際互聯網。
在因特網鋪天蓋地的時代,一個做中國人自己的網絡口號標新立異,異軍突起,就是這么一個沐浴新千年的曙光而成長的網絡---中國C網打著“挑戰(zhàn)互聯網”的旗幟,欲加入海外上市熱潮令人瞠目、惹人非議。
這個從誕生那天起就成為爭議焦點的“民族網絡”中國C網究竟在歷史的車輪里如何轉動成為懸念。細數中國C網的發(fā)展脈絡,如今我們再來看C網又是一種不同的心態(tài),中國C網以其自身發(fā)展史進行著另一種詮釋。
封閉的網絡 注定的結局
在2000年中國C網起步之時,經常會有人問,C網是什么?
“你要問我什么是C網!它是不同于Internet另外一條互聯網,我們當時建C網,就是從國家的網絡安全角度出發(fā)而致力開發(fā)的。Internet確實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但一個國家將國內的互聯網事業(yè)寄托在另外一個國家的互聯網上,對國家的信息安全十分不利,微軟的Windows98操作系統(tǒng)和英特爾生產的奔III芯片都嵌有后門程序,可以竊取用戶資料。這些事實說明,中國人必需要有自己的互聯網。” 中國C網創(chuàng)始人夏傳友如是說。
據了解,中國C網是一種類似于互聯網的公用計算機廣域互聯網絡,以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維習慣為背景,將國際第二代互聯網的先進技術IPv6與中國C網的創(chuàng)新技術“信息的廣播與訪問的方法及系統(tǒng)”相結合。
按照夏傳有最初的設想,C網不是一個網站,它有自己獨特的域名解析、主機尋址和網絡安全機制。C網總部作為一個商標使用機構在全國各地與有意者合資設立二級站,二級站再在下面依藤畫瓜設立三級站,三級站直接面向用戶,總部對成員單位只有行業(yè)指導作用,沒有上下級關系。每個二級站設一臺服務器,三級站用戶資料匯集當地二級站,用戶上網查尋信息只能在居住地二級站服務器里,不能訪問其它二級站和Internet站點。二級站之間連接通過電話線進行,每天定時交換幾次用戶資料,其它時間都不在線,用戶看其它二級站資料只能隨著交換時刻的來到而更新。
然而,C網這種信息流從設想之初便存在致命的問題——孤獨性,這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互聯網”。
時至今日,曾經中國C網的管理人員也一直堅信C網的產生是中國民族發(fā)展所必須的。“這種‘內部網’不存在技術而言,當時建立的想法是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因特網會被毀滅,建立中國人自己的網,這個網是獨立于因特網而外。”一名中國C網的網絡企業(yè)負責人士告訴記者。
這種完全憑靠“一腔熱情”產生的“民族網絡”,其感性出發(fā)的本身,也注定了夏傳有只能做一個孤獨的民族大旗“旗手”。即使在中國C網最輝煌的時候,其總用戶量也僅有幾千戶,與當時與Internet在全球擁有8億用戶相比非一米之遠。
沒有贏家的股權爭奪戰(zhàn)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國C網的悲劇也不僅僅是外部環(huán)境及技術落后于思想的原因,在中國C網內部,還未曾形成一個健全的公司制度,一場股權爭斗,為中國C網插上了的致命一刀。
新千年開始以來的半年,總部位于成都的中國C網內部動蕩異常成為一站戰(zhàn)爭爆發(fā)的導火索。
提到C網,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夏傳友。是他創(chuàng)造了C網,成就C網也毀滅了C網。不論夏傳友的功過。曾經何時,中國C網也遇到一個企業(yè)大多會存在的內部問題,往往上演刀戈互現、無奈“下課”的鬧劇。
夏傳友便是站在動蕩的火山口最前沿的那個人。
2000年.成立僅一年之多的“民族網絡”內出現了兩個董事會。“C網臨時董事會罷免了董事長。”“民族網絡”中國C網引起一番內部爭斗。
資本的大量介入卻讓創(chuàng)業(yè)者最終失去了對目標的把控。一方是成立之初股權結構設置不合理,董事違規(guī),部分人欲通過他人投資變相控股。另一方是搞個人壟斷,引起公憤。C網董事長夏傳友和陳榮方面的成都代言人常務副總熊曉君以不同的立場和理由鋒芒相對。
隨著高層兩派對立,C網局勢穩(wěn)定危在旦夕。據媒體報道,當時C網內部人士一致認為:“1999年,在夏的領導下,C網一年虧了總股本的1/3,甚至有傳聞夏傳友撤銷行政干部,拿走營業(yè)執(zhí)照撬開財務室以收債務章,倒賣股票從而帳戶被凍結。”
夏傳友對賬戶凍結解釋為有人報假案,謊稱要攜款潛逃,“有部分人一天不干事卻專門搞亂。”他可以敏銳地發(fā)現新事物,卻在團隊達到更大規(guī)模時無力控制。
2000年1月27日,中國c網總部監(jiān)事會以公司面臨嚴峻形勢為由,向股東大會、董事會書面提請于2月20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當時,直接持股中,中國C網第一大股東是夏傳友,第二大股東是中路股份董事長陳榮。2月12日與夏傳友鬧得最兇的陳榮等六位董事向董事會提請召開董事會,遭到夏傳友駁回。
然而戰(zhàn)火并沒有就此平息,事態(tài)嚴重升級,矛盾激化。2月16日,過半數董事(6人,共11位董事)共同推舉副董事長陳榮成為會議召集人,強行擬定會議于2月20日召開,議題為改選董事長和總經理。
最終C網內部成立臨時董事會以7票同意選舉了陳榮先生為公司董事長,聘任陳真為公司總經理,同時免去夏傳友先生公司董事長職務和執(zhí)行總經理職務結束。甚有傳言當時中國C網第二大股東陳榮要撤資。
戰(zhàn)略失誤的后遺癥幾乎是致命的。隨著C網內部的人士震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級站也隨之動亂。中國C網的創(chuàng)始單位四川中城的經營不善,業(yè)務停滯不前,長期不改進落后的網絡技術結構,導致二級站嚴重虧損,夏傳友涉嫌將以特許經營方式收取的二級站的資金私自挪用投資二級市場傳聞一出。
在中國C網高層分裂的非常時機,出現了一個中國C網,兩套管理班子的問題。創(chuàng)始人與二級站的矛盾一觸即發(fā)。
由于C網、是通過租用郵電線路的方式將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連接起來,相互之間通過撥號或DDN連接。各級站都是獨立的法人,相互之間沒有行政隸屬或控股關系,C網總站與二級站和三級站之間只是經營權轉讓和用戶上網費分成的關系,企業(yè)上網費在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之間按3:3:4的比例分配。[!--empirenews.page--]
以利益驅動為誘餌帶來的這種資金征募方式,此種松散的聯系更成為C網的動蕩因素。
“我們雖然承認四川中城在中國C網發(fā)展初期中的貢獻與作用,但目前四川中城自己債務纏身,已經沒有能力再將中國C網經營下去了。”債權人同樣也是二級站的廣州中城信網絡公司呼聲最大,認為中國C網是所有投資者與二級站共同建設起來的,欲全資收購了中國C網,而且買斷了C網的商標使用權?!?/p>
“中國C網是我一手做起來的。”夏傳友當時對媒體如是表示,對C網的掌控權牢牢不肯有絲毫松口,商標的使用權的爭奪戰(zhàn)就此爆發(fā)。
攘外必先安內。動蕩總是會得到平息,中國C網總部二周年慶典聯誼會上C網老總舉杯同慶,一結往日怒氣跋扈勢頭,握手言和。延續(xù)了半年的C網紛爭就此畫上句號,而此次股權糾紛拖延C網半年發(fā)展。
“中國C網的矛盾主要是勞資雙方的矛盾,總經理和投資方之間的矛盾。”據當地根據曾經是C網聯盟告訴記者:“四川目前做代理商,后來與他們就斷了聯系,陳榮想繼續(xù)投資把中國C網重新做起來,后來也撤了資。”曾經是四川中城合作人的一家企業(yè)負責人告訴記者。
誰滯停了中國C網?
技術還是管理?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出現與發(fā)展,互聯網這個由人類自己制造出來的怪物一出世就呈幾何級數迅速膨脹,也促使了網絡經濟的出現與繁榮。
在全球互聯網幾乎無一不是建立在英特網(Internet)之上的今天,盡管也曾經有人試圖打破英特網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但結果卻難以抗拒,只好悻悻而去。
而中國C網是繼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之后,國家信息產業(yè)部在1999年3月批準在全國運營的信息服務企業(yè)。全稱是中國城市互聯網,是獨立于因特網之外的,中國人自主開發(fā)的,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全中文網絡,其與因特網最大的不同就是封閉性、局域性。
中國C網,名不經轉的“中國人自己的網絡”雖然沒有顯赫的歷史背景和久遠年代,卻以其獨特的民族色彩網絡傳奇講述著自己的故事,不能被歷史所遺忘。
C網以高舉民族網絡大旗而曾備受全人類社會的廣泛關注,有媒體把它譽為是在國際風云突變之時保護國家安全的防護網,正具有中國民族知識產權的信息產業(yè)性質,中國網被賦予了民族氣息和人性光輝色彩,美其名曰“民族網絡”。
姑且不談中國C網的歷史成就,畢竟他光鮮過,卻猶如曇花一現,在中國C網的發(fā)展中,我們總能看到些什么。
中國C網由創(chuàng)始人夏傳友、陳治剛發(fā)起。這個名躁一時的人夏傳友,原是四川省農機公司的技術干部,1988年下海辦貿易公司時,在經營中使用電腦建立信息庫而嘗到甜頭,萌生出開發(fā)社會公眾網的念頭,隨即遇到西南交大電腦工程師陳治剛,兩人一拍即合。
1998年由9家法人股和數百名自然人股東成立了四川中城網絡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夏傳友、陳治剛開發(fā)出“信息廣播和訪問的方法及系統(tǒng)”技術并申報國家專利。依靠這套技術,他們在成都建起了C網。
如今,記者再次致電四川中城網絡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物是人非,對方稱:“現在體系主要做自主知識產權網絡建設、自主知識產權軟件開發(fā)”。至于夏傳友去向并不明確。
做英特網的叛逆者,組建一個龐大的獨立于英特網的網絡天地“中國C網”(CNET)也得到相應,第一批加入中國C網聯盟的有12家企業(yè),夏傳友急速招募聯盟:“只要認同中國C網戰(zhàn)略聯盟宣言,并開展與中國C網有關的業(yè)務或從事與中國C網相關的工作,都可以申請加入。”
然而就是這樣一群人,孤軍奮在因特網風靡全球的時代斗爭,躑躅在都市網絡的邊緣。光鮮的光環(huán),美麗的外衣使得夏傳友也曾一度膨脹:“中國C網挑戰(zhàn)互聯網欲與互聯網匹敵”,以“民族網絡”首創(chuàng)者自詡。
中國C網從成立之初就伴隨著爭議,后續(xù)發(fā)展始終逃脫不了輿論的聚光燈,一番唇槍舌劍展開。
“C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一定優(yōu)勢,但是中國人口基數大,公司眾多,網民眾多,如此龐大的基數,各個城市建網有一定弊端。”中科院專家指出。
最終中國C網逃脫不了時代淘汰的命運,在大浪淘沙中銷聲匿跡,然而是否還有第二個中國C網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