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 5月6日專稿(蔣均牧) 與海外FTTH大行其道相比,現階段FTTB是國內光纖接入主流。烽火通信廖承兵表示,近期FTTH所占的比例會在10%以內,但預計從2011年開始會逐步增加,可能在2015年左右成為主流的接入模式。
2008年:國內FTTx真正步入規(guī)模發(fā)展第一年
電信運營商對FTTx的由“謹慎”到“放開”,揭開了國內FTTx規(guī)模發(fā)展的序幕。廖承兵向C114表示:“2008年是國內FTTx真正步入規(guī)模發(fā)展的第一年。”
2008年國內FTTx增量較前期有了質的飛躍,來自烽火通信的數據顯示2008年國內的應用量在500萬線左右。其根本原因在于國內電信運營商經過初期的技術驗證、系統(tǒng)測試、小規(guī)模試點,已經認可PON是適合開展FTTx的方式,并以此為基礎展開大規(guī)模建設。
總結2008年與2009年初國內FTTx發(fā)展狀況,無論市場需求還是技術選擇都顯得更加明晰。
根據烽火通信分析,當前FTTx主要的客戶對象是家庭客戶接入、主要的應用模式是包括可五類線和銅纜入戶的FTTB;此外對于大客戶、企業(yè)客戶、寫字樓、網吧等也有很多成功的實施案例。
在技術選擇方面,不論是電信還是其他行業(yè)的運營商,都選擇了EPON來規(guī)模部署FTTx的網絡。這促進了EPON產業(yè)鏈的進一步完善和成熟,同時也帶來了價格的降低,目前FTTB模式比傳統(tǒng)銅纜接入方式的建設成本已經持平甚至更有優(yōu)勢。
基于EPON的FTTB:最適合目前階段的接入模式
在全球范圍,FTTx對于電信運營商的價值正不斷提升。根據Yankee報告,提供傳統(tǒng)的DSL服務的運營商發(fā)現FTTH產生的ARPU值已經超過DSL的20%到30%,并且大部分FTTH運營商在運營幾年后已經開始盈利。
而在我國,伴隨著EPON規(guī)模的擴大及成本降低,運營商將傾向于采用FTTx的方式來替代傳統(tǒng)的銅纜接入方式;另一方面運營商重組后全業(yè)務的競爭加劇,移動運營商也迫切的需要快速構建一張全業(yè)務的接入網。
烽火通信認為,綜合考慮國內用戶的帶寬需求和運營商投入產出,基于EPON的FTTB接入模式是目前階段最適合的FTTx建設方式。
對比EPON和GPON,廖承兵稱從技術層面來看,EPON和GPON屬于同一時代的技術,兩者有著幾乎完全一樣的網絡結構、應用模式和客戶對象,都可以滿足目前和近期的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EPON的應用規(guī)模遠遠超過GPON,原因在于EPON產業(yè)鏈更加成熟、建設經驗更加豐富、更貼合網絡IP化的趨勢。“所以從性價比來看,EPON的優(yōu)勢會比較明顯。”
同時他指出,按照提供寬帶和電話業(yè)務來測算,FTTH的建設成本在2000元/戶左右(含設備和線路),FTTB的則在1000元/戶以內(含設備和線路)。由于FTTx的特性,能夠大大節(jié)約運維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基本只是原有模式的1/3。
烽火通信推動我國寬帶事業(yè)大發(fā)展
作為我國PON技術的先行者,烽火通信從1995年開始進行PON的研究,同時也是國家863項目EPON的承擔者,因此在利用PON技術推動FTTx產業(yè)發(fā)展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地位。
在中國電信和原中國網通的EPON集采中,烽火通信都獲得了不俗的戰(zhàn)績。特別是在中電信第二次EPON集采中,烽火通信FTTB+LAN、FTTH模式的局端設備和終端設備綜合均排名第一。
據廖承兵介紹,目前烽火通信已經具備齊全的基于EPON的FTTB設備產品線,可以滿足運營商的建設需求。此外,烽火通信還有能力提供全套的FTTx線路解決方案,包括FTTx線纜、分光器、交接箱、室外內機柜等配套線路材料以及咨詢設計施工等,結合FTTx的系統(tǒng),真正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以此為基礎,烽火通信在2008年以來的FTTx大發(fā)展中再次站在了市場前端,EPON出貨量達到200萬。根據其2008年財報,主營業(yè)務收入達33.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