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GPP進行標準化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以NTT DoCoMo的“Super3G”提案為基礎的。DoCoMo為在2010年以后開通商用服務,計劃在2009年底之前完成技術開發(fā)。全球率先實現第3代(3G)W-CDMA方式實用化的DoCoMo準備如何向3.9G過渡?記者就此采訪了主導LTE技術開發(fā)的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研究開發(fā)推進部長尾上誠藏。
LTE的導入將如何進行?與3G導入時將有何不同?
在LTE導入方面已經出現了第一集團,不過還沒有一個企業(yè)獨占鰲頭。我們此次是以“全球化”為前提推進3GPP標準化的,服務開始后必須馬上就能開通國際漫游。我們一直在說“要在2009年底之前完成開發(fā),以便在2010年以后實現商用服務”,全球許多運營商也瞄準了相同的時段。比如Verizon Wireless和中國移動等均宣布“計劃2010年開通服務”。
規(guī)格推進團體NGMN Alliance及實施互聯性試驗的LSTI也在為2010年實現商用化而積極努力。實際導入時間要在明確手機運營商、設備廠商及手機廠商等反復實施的互聯試驗的結果之后而定。總之,此次是全球范圍內同時導入LTE。而3G在NTTDoCoMo導入之后的2年左右時間都未太受關注,在這一點上兩者是不同的。
全球同時導入最大的好處是什么?
好處在于促進技術和市場快速成熟,促使基站設備和手機等降價。如果供應商看好這是一個巨大市場,就容易降價,對該市場充滿期待的供應商數量的增加也有利于降價。這樣一來,用戶就能夠以低價購買手機等,并能以便宜的通信費用使用LTE服務。
向LTE過渡將給用戶帶來何種沖擊?
在數據傳輸速度方面,估計不會出現LTE的亮相立即引起轟動的情況。因為對于降低單位bit的網絡構筑及運用成本及降低使用費等永恒課題,手機運營商的對應是連續(xù)的。我們計劃將LTE服務剛開通時的頻率帶寬定為最低5MHz。在導入具有最大100Mbps以上潛力的LTE方面,我們計劃在導入之后,通過逐漸拓展頻率帶寬和利用范圍,逐漸釋放出LTE的能力。
估計用戶在使用LTE之后,明顯感覺不同的地方應該是延遲時間縮短了。延遲時間是原來的規(guī)格中不太重視的方面。此次從要求規(guī)格的制定階段就開始著手考慮這一因素。連接延遲和傳輸延遲將分別縮短1位數以上。會給用戶以總是處于聯網狀態(tài)的感覺。有利于促進瘦客戶端式終端的出現。
聽說有些手機運營商準備不導入LTE而導入“HSPA Evolution”以延續(xù)W-CDMA的壽命。
我不否認有些運營商準備導入HSPA Evolution。由于全球運營商所處的背景和時機各不相同,有的需要“HSPA Evolution”技術,這一點我很清楚。
我擔心的是基站設備需要大幅改變這一點。如果像當初設想的那樣能夠以最小的硬件變換取得成效的話,就不用擔心了。但是,變更成64值QAM的話還好說,而導入MIMO技術會使成本增加。變更幅度越大,率先于4G技術導入的LTE就能收到更高的費用效果比。
其實NTT DoCoMo已在很多基站導入了發(fā)送分集技術,所以日本國內的運營商非常容易向MIMO過渡。雖然基于MIMO的HSPA Evolution的導入也比較容易,但NTT DoCoMo看好LTE的前景所以選擇了L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