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9月末,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政治空氣日趨緊張,2004年連任的菲律賓總統(tǒng)阿羅約正面臨其任內的第三次信任危機。
這次危機的導火索,源于今年4月菲律賓政府簽署的一份意向性國家寬帶網項目(下稱NBN項目)協(xié)議。簽約的另一方,正是中國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之一——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碼:000063,下稱中興通訊)。
阿羅約政府的反對黨指責,中興通訊在這項合同金額達3.92億美元的項目中,涉嫌向菲政府部門的多名高官行賄,阿羅約總統(tǒng)的丈夫也卷入其中。
目前,中興通訊NBN項目已被菲律賓高等法院臨時叫停。今年9月以來,菲律賓參議院已就此召開三次聽證會,至今未有結論。
NBN項目來由
9月11日,這份金額3.29億美元、堪稱中菲經貿合作史上單筆金額第二高的項目合同,被菲律賓高等法院臨時叫停。原因是該項目被指價格過高、操作中有行受賄嫌疑,且涉及阿羅約總統(tǒng)的丈夫何塞米格爾阿羅約。
阿羅約總統(tǒng)迅速表態(tài),稱無論媒體施加什么壓力,菲律賓政府都會尊重承諾,將該協(xié)議實施下去。
9月24日,阿羅約援引一份內部調查報告稱,政府內部進行了一次嚴格的調查,并未發(fā)現(xiàn)任何官員有賄賂的行為。但由于不堪“高分貝的政治噪音”,阿羅約下令暫緩這項工程,等待進一步的調查結果。
迫于政治壓力和復雜情勢,從調查中興通訊NBN項目開刀,阿羅約政府于9月26日成立了一個“中國項目監(jiān)察專門小組”,審查所有由中國貸款資助的項目。而自中興通訊合同被叫停半月以來,陸續(xù)有中菲合作項目被菲律賓政府有關部門宣布暫緩或“無限期延遲”。
處于爭議漩渦的NBN項目意向性協(xié)議,由菲律賓交通通訊部部長Leandro Mendonza和中興通訊高層于今年4月21日在中國博鰲論壇期間簽署,阿羅約總統(tǒng)也應邀出席了簽約儀式。
該協(xié)議是中菲政府“一攬子”合作協(xié)議中的一個,也是中方最早推進的一個項目。同日簽訂的“一攬子”協(xié)議共有12個項目,涉及交通、電子政務、基礎建設等多方面,總金額為19億美元。
NBN項目工程浩大,工期長達20年。工程及服務提供方的中興通訊,需為遍布菲律賓全國的25844個政府辦公室(包括2295個國家辦公室和23549個地方鄉(xiāng)鎮(zhèn)辦公室)提供寬帶服務,解決菲律賓全國14個區(qū)、79個省政府層面的通訊基礎建設及網絡應用系統(tǒng)問題。工程共需建設148個微波中繼站、300個WiMax無線寬帶基站。項目完工后,中興還將負責網絡維護、管理,并對菲方人員進行培訓和技術輸出。
據(jù)悉,作為工程實施的先決條件之一,菲律賓政府還需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訂貸款協(xié)議,獲取年利率僅3%的20年期低息貸款,首五年為免息優(yōu)惠期。然而至今,這份貸款協(xié)議仍未簽署。
合約之爭
早在2006年初,中興通訊即開始與菲方就NBN項目進行接洽。當年4月,中方將建議草案遞交菲律賓信息傳播技術委員會(下稱CICT),成為該項目最早遞交方案的意向合作者。但競爭對手同樣步步緊逼,項目爭奪戰(zhàn)硝煙彌漫。
2006年9月前后,菲律賓本地公司Amsterdam Holding Inc(下稱AHI)也向CICT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書。該公司負責人Joey de Venecia III為菲律賓參議長Joey de Venecia 之子。參議長Joey與阿羅約同為菲律賓目前執(zhí)政黨的成員。
此后,圍繞NBN項目的競爭主要在中興通訊和AHI之間展開。期間,美國通信公司Arescom Inc.(下稱AI)曾致信菲律賓國家經濟發(fā)展部(NEDA),有意參與項目角逐。但因未提交正式方案,時任NEDA負責人的Neri未向機構成員推薦AI的初步方案。
鑒于菲政府所面臨的財政壓力,該寬帶網項目是否要花費菲律賓政府資金,成為爭奪焦點。
2006年9月,中興通訊再次向CICT提交建議書,提議菲方可做中菲政府間貸款來為項目融資。當項目完成時,整個項目將轉交給菲律賓交通通訊部進行運營和維護。
10月17日,菲律賓國家經濟發(fā)展部表示,支持AHI在不使用政府資金的情況下來建設寬帶網,政府將成為這個網絡的主要使用者,但不是惟一的使用者。
但是三天后,CICT負責人給經濟發(fā)展部寫信,表示支持中興通訊使用中國政府的貸款來建造寬帶網,并表示網絡的惟一使用者是菲律賓政府。
由菲律賓媒體披露的一份文件透露,去年11月21日,阿羅約在一次內閣會議上表示,這個項目是否適宜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節(jié)約政府當前龐大的通訊費用。她強調,要確保寬帶網建設不耗費菲律賓政府的資金。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李進軍隨即于2006年12月2日寫信給菲律賓官員稱,中國政府愿意給這個項目提供優(yōu)惠資助。
12月5日,AHI將其第一份方案提交給菲律賓交通通訊部,但后者將方案擱置數(shù)月而不理。交通通訊部事后給出的解釋是,AHI是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其資產規(guī)模很小,遠不足以完成NBN這樣的大項目。
與AHI相比,中興通訊在整體實力上明顯勝出。作為中國電信市場最大的設備提供商之一,中興通訊早于1995年啟動國際化戰(zhàn)略,現(xiàn)已在120多個國家開展業(yè)務。自2000年起,中興涉足菲律賓電信市場,并于兩年后在菲正式注冊辦事機構。今年3月,中興在菲律賓注冊成立子公司,目前是菲律賓電信市場上的重要設備供貨商,常駐當?shù)厝藛T達70余人。
但AHI否認自己的力量薄弱,稱其在菲律賓的技術合作伙伴,是中興通訊一貫的競爭對手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并稱華為在菲律賓的archipelago已經設置了1000個寬帶基站,而中興通訊當時只在首都馬尼拉有一些運營業(yè)務。對此,華為公司在接受《財經》記者詢問時表示“不予回應”。
今年1月2日,AHI的方案在CICT接受首次審核。2月26日,菲律賓交通通訊部助理部長Soneja要求AHI和中興通訊提交各自方案的最終版。 此后,由一個技術工作組對兩個方案進行了評估。3月6日,交通通訊部競標委員會采納了技術工作組的建議,并將其轉發(fā)國家經濟發(fā)展部。
3月26日,交通通訊部通知AHI,認為他們遞交的方案“不完整”。
3月29日,曾表態(tài)支持AHI的菲律賓國家經濟發(fā)展部批準了中興方案。未及一個月,中菲NBN項目意向協(xié)議即在中國海南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簽訂。
就在協(xié)議簽署的前一天,美國駐馬尼拉大使Kristie A. Kenney還寫信給菲律賓官員,請求菲律賓不要倉促決定項目歸屬,并重新考慮美國AI公司的方案。 [!--empirenews.page--]
賄賂傳言
協(xié)議的簽訂并不意味著紛爭的結束,相反是另一場“戰(zhàn)爭”的開端。
據(jù)菲律賓媒體報道,中興通訊NBN意向協(xié)議簽訂數(shù)小時后即遭遇重大事故——菲律賓方面的協(xié)議文本,當晚在海南的一家賓館被盜。
“菲律賓官方非常著急,但始終捂著,沒有追查,也沒有在中國報警。”菲律賓官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他認為,官方清楚地知道協(xié)議盜竊者是誰,所以不想把事情擴大化。“菲律賓有人從一開始就不希望看到這份合同被簽署。”
隨后,雙方為此重新起草并補簽了協(xié)議。但隨著協(xié)議內容的流傳,指責接踵而來。起初,指責主要來自競爭落敗者AHI公司。隨后,反對黨也加入了進來,最終匯合成一場聲勢猛烈的輿論風暴。
爭議焦點集中在合同定價上,指責者稱,其中相當部分金額涉嫌用于賄賂。
來自美國的競爭者AI公司的CEO Chris Ching 4月21日給菲律賓國家經濟發(fā)展部官員寫信稱,中興通訊的方案和AI公司用的是相似的技術,但該公司的報價僅為1.35億美元,而中興通訊的方案高達3.29億美元。
菲律賓當?shù)鼐W絡公司AHI的報價則為2.4億美元。“我們在1月的方案中就提出,我們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投資,自己承擔風險,無需任何政府貸款或者擔保。” AHI公司創(chuàng)始人Venecia III說。
Venecia III提及,2006年12月,他在中國深圳與中興高層會面時曾見過中興的方案,“其中一個項目成本被列為2.62億美金,但這個項目的實際成本只需大約1.3億美元。”他認定項目總額“被人為地抬高了至少1.3億美元”,并“被用作了回扣或者賄賂”。
中興通訊有關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中興通訊與AHI的商業(yè)模式有著重大差異,由此導致網絡布局、設備供應數(shù)量、建設規(guī)模也相差懸殊。中興通訊采取的是G-G模式,不必考慮網絡運營后的商業(yè)利益,因此提交的寬帶網絡覆蓋菲律賓全國從一級到六級城市、鄉(xiāng)鎮(zhèn)的各級中央和地方政府機構,并可快速擴展覆蓋各個公用服務機構,如學校、醫(yī)院、警署等。
而AHI提交的方案則是局部覆蓋,只覆蓋菲律賓全國一、二級城市及部分三級城鎮(zhèn),主要是人口密集和收入較高的地區(qū),以保證網絡建成后的用戶發(fā)展計劃、營業(yè)收入和投資收益。中興通訊的方案所需要建設的基站、終端數(shù)量要遠遠多過AHI方案,因此,中興通訊表示其報價高至8900萬美元亦屬合理。
中興通訊方面表示,單純以合同總價上論孰高孰低是不公正的,應比較供應產品的單價。
中興通訊品牌部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興通訊從未賄賂或請求菲律賓官員。“我們對擊敗所有競爭對手信心十足,因此根本沒有賄賂的必要。公司相信,最終調查結果將證明中興的清白。”
但賄賂傳言已迅速蔓延開來,在菲律賓政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今年7月初,參議院少數(shù)黨領袖要求阿羅約總統(tǒng)取消與中興通訊簽署的NBN合約,聲稱該交易因“黑箱作業(yè)”,已引起商界及各界的批評與質疑。由此,引發(fā)了菲律賓總統(tǒng)反貪污委員會的調查。
8月28日,一位政府律師向菲律賓行政監(jiān)察官起訴,稱中興通訊的高管及菲律賓政府涉嫌在NBN項目中有不正當行為。
菲律賓參議員Panfilo Lacson9月4日表示,NBN項目的回扣和賄賂可能高達1.98億美元,包括一位選舉委員會官員受賄5500萬美元,兩位政府高官受賄7500萬美元。另外,中興通訊被要求將6800萬美元用于菲律賓總統(tǒng)的政治獻金。
這位參議員所指“選舉委員會官員”,被認為是菲律賓選舉委員會主席Benjamin Abalos。菲政府部門內部官員透露,Abalos與中興通訊高層交往頗多。
AHI負責人Venecia III更透露,Abalos曾經試圖說服他放棄與中興通訊的競標,并愿意為此付出1000萬美元的賄賂。
9月9日,在澳大利亞舉行的APEC峰會上,阿羅約總統(tǒng)曾向中方領導人提及中興通訊事件,希望菲律賓貿易秘書長Peter Favila和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能夠共同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但AHI等機構最終促使菲律賓高等法院于9月11日發(fā)出了臨時限制令。NBN項目合同被暫停實施。
三次聽證會
9月18日,菲律賓參議院為此案首次舉行公開聽證會,并向全國公眾進行了電視直播。Joey de Venecia III在聽證會上透露,不僅是Abalos,阿羅約總統(tǒng)的丈夫何塞米格爾阿羅約也曾試圖說服他放棄競標。
Venecia III說,今年3月,“第一先生”和Abalos在一家高爾夫俱樂部與自己見面,并要求其遠離這個項目。
但Venecia III同時謹慎地補充說,阿羅約總統(tǒng)本人并沒有牽涉在內,而且可能也沒有意識到她丈夫的行為。就在聽證會召開前一天,“第一先生”離境度假,未對外透露其旅行目的地。
這一證言令中興通訊賄賂傳言火上加油,將菲律賓民眾要求嚴查“政府賄賂”的輿論推向高潮。但至今,對中興通訊NBN項目是否存在賄賂事實仍眾說紛紜,菲律賓政府官員內部亦對此互相指摘,爭議不休。
不久,“第一先生”通過其新聞發(fā)言人對外界做了澄清,他確定曾與Joey de Venecia III會面,但只是提醒Joey不要參與政府的項目,因為他是議長的兒子。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根據(jù)菲律賓反瀆職與腐敗法,“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參議院議長和眾議院議長的任何直系三代親屬直接或間接干預或參與政府的項目都是違法的。”而Joey de Venecia III不僅干預而且參與了投標,違反了反瀆職法。
9月25日,菲律賓參議院就NBN項目舉行第二次全國直播聽證會,前國家經濟發(fā)展部負責人Romulo Neri表示,Abalos曾向他提出了2億比索(約合440萬美元)的賄賂,目的是希望他支持中興通訊的項目。Neri事后匯報了阿羅約總統(tǒng),阿羅約告訴他“不要接受這筆錢”。
菲律賓通訊部一位副部長則在聽證會上指出,雖然中興通訊報價較高,但其技術配置及先進性也遠高于另兩家競爭對手。“按照AHI和AI兩家公司的報價基準,如果要達到中興方案的設備配置,AHI的報價將達5.62億美元,AI公司則將達10億美元”。
9月26日,針對該案的第三次參議院聽證會舉行。前國家經濟發(fā)展局負責人Romulo.Neri、選舉委員會主席Abalos與“發(fā)難者”Venecia III再次展開了激辯。 [!--empirenews.page--]
卷入政局的調查
“至今,聽證會還沒有調查出任何證據(jù)表明中興通訊有違規(guī)行為。”9月26日,中興通訊駐菲律賓負責人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事態(tài)演變到如今局面出乎意料,非商業(yè)因素明顯在影響著事件的發(fā)展。
三年一度的菲律賓中期選舉已于今年5月中旬在菲律賓落幕。但此時正是2010年總統(tǒng)大選的預備期。阿羅約總統(tǒng)的前任埃斯特拉達正是在就任總統(tǒng)三年之際,被反對黨以貪腐之名罷免下臺的。
此前,阿羅約已兩次遭到反對黨的彈劾動議,均安然無恙。因此,此次如何抓到強有力的證據(jù),對反對黨而言至關重要。
有分析稱,對菲律賓政壇上的反對黨而言,中興通訊事件是一個機會,更是一個工具,反對黨希望據(jù)此對阿羅約六年的總統(tǒng)生涯構成致命一擊。
9月18日,反對黨參議員Jamby Madrigal在聽證會上提出,需要對阿羅約自2001年執(zhí)政以來與中方簽署的47個協(xié)議進行徹底調查。
菲律賓民調顯示,因中期選舉造成的混亂及近期100多人的死亡事件,加之中興通訊事件影響,阿羅約的支持率在今年9月已降至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作為妥協(xié),9月25日,阿羅約政府臨時成立了“中國項目監(jiān)察專門小組”,以“保證由中國貸款融資的項目的透明性”。該小組成員由菲律賓貿易部長Favila、預算部長Anday等官員及當?shù)亟虝?、菲律賓地方當局聯(lián)盟代表等組成。
中國目前是菲律賓第三大貿易合作伙伴。2007年上半年,中菲兩國貿易額達139.2億美元。同時,中國還是菲律賓的第二大援助性貸款國家。
截至2006年底,中國向菲律賓提供的海外開發(fā)援助貸款總計4.6億美元,這使中國成為菲律賓的第五大低息政府貸款供應國。另有14億美元的貸款計劃正在籌備中,這可能會使中國成為該國的第二大或第三大低息政府貸款供應國,與亞洲開發(fā)銀行(ADB)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對菲貸款規(guī)模相當。
截至目前,針對中興通訊NBN項目的調查仍在進行,菲律賓參議院為此召開三次聽證會后,至今尚未公布結果。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王新培9月27日在北京表示,中方尊重菲律賓對中菲商業(yè)合作項目進行調查的決定,并表示這一事件不會對中菲經貿關系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