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際電信日,出人意料地把主題給了正被許多人認為處在低谷的互聯
網,今天,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內海善雄致辭稱,今年的主題是突出互聯網的前景與挑戰(zhàn)。
信息產業(yè)部今天召開的電信日網絡發(fā)展報告會上,記者發(fā)現,面對機遇
和挑戰(zhàn),我們在觀念上卻沒有做好準備,仍需要在認識網絡這個基本命題上獲得突破。
剛剛結束的《財
富》論壇,本報特約訪員曾強先生這樣描述:兩年前在上海《財富》論壇上成為主角的網絡公司,
這回靜靜地坐在了臺下,聽臺上老牌企業(yè)們如何使用網絡工具的長篇大論。
互聯網到底是工具還是新經濟的爭論正愈演愈烈,然而正如《財富》論壇所顯示出的,這種爭
論正在失去意義:網絡既是一種工具,也是新經濟,它注定要成為通往新經濟的工具。
蒸汽機卻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和愛迪生同時代的電力公司,今天大概只記得GE,電卻照亮了世
界,它們以動力工具的方式把整個經濟引入當時的“新經濟”,今天,網絡公司的生生死死背后,
網絡正扮演著“信息動力”的角色。剛剛躍上世界PC頭把交椅的戴爾公司,利用“電子商業(yè)”,最
新的工廠沒有了倉庫,原料每隔兩小時直接送到生產線。在中國,人們在使用IP電話時,并未想
到,正是互聯網使他的長話費大幅下降。
微軟總裁鮑爾默在《財富》論
壇上接受采訪時說:今天的新經濟可能明天會成為舊經濟,當網絡深入到每個角落、我們覺察不到
時,它的信息動力作用就發(fā)揮出來了。
焦點二:數字鴻溝橫在何處
“把數字鴻溝轉化為數字利潤,是國際電聯的工作中心”,國際電
聯秘書長這樣說?!凹~約的計算機主機數量超過了全非洲的總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致辭通篇
都在講數字鴻溝:在亞太地區(qū),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所擁有的主機數量超過其他亞洲國家的總
和。
今年以來,關于“數字鴻溝”的討論此起彼伏,電腦數量、電線總
長一次次被提起,然而,更嚴重的數字鴻溝卻被忽略了:讓所有人都能獲得互聯網所傳播的知識。
“首先要保證互聯網的內容以多種不同語言,而不是享有特權的幾種語言提供”,這是安南為消除
數字鴻溝開的“藥方”。日前清華大學舉辦的研討會上,有關專家同樣提出,鴻溝首先是全球化
“語言環(huán)境”中的發(fā)言權問題。
焦點三:網絡暴力如何面對
最近不斷發(fā)生的網上“黑客大戰(zhàn)”,一次次把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推進
人們視野,黑客英雄、技術高手的“夸獎”不斷出現。
黑客是好是壞?
英雄光環(huán)并不能遮掩網絡暴力的本質。中科院許榕生研究員認為,在加強網絡安全的同時,需要盡
快建立網絡道德、法律體系?!翱床粦T就黑他,是網絡恐怖主義”,一位網絡安全專家說,現在人
們對網絡的關注往往集中在技術層面,一出現黑客攻擊就認為是國內網絡安全狀況太差,卻忽視了
對網絡社會“暴力傾向”的及時制止。(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