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相關媒體報道,英特爾中國研究院(Intel Labs China ILC)院長方之熙(Jesse Fang)日前在香港環(huán)球資源商展,電子產品與組件春季展會上表示,可穿戴設備75%的利潤將被硬件廠商獲得。
方之熙(Jesse Fang)現(xiàn)擔任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主要負責建立和擴展英特爾及英特爾研究院(Intel Labs)在計算領域與本地政府、學術界和產業(yè)界的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英特爾與各方在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究合作。
科再奇展示可穿戴設備
方之熙說,可穿戴設備可以被分為三大類:售價在350美元以上的多功能可穿戴設備、售價在100美元至350美元的中端設備以及售價在100美元以下的單功能設備。其余25%的利潤將被半導體廠商和各種服務廠商瓜分,其中半導體廠商獲得3%左右,提供移動商務等服務的廠商獲得18%左右,提供數(shù)據(jù)分析和消費者服務的廠商將獲得4%左右。
Quark系列處理器
方之熙還表示,繼智能手機之后,物聯(lián)網(wǎng)和可穿戴設備將成為IT行業(yè)關注的新焦點。他還引述市場人士的話說,2013年至2017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預計只有24%左右,但是可穿戴設備同期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23%。
Edsion平臺
方之熙相信,可穿戴設備行業(yè)目前仍處于發(fā)展初期階段,距離成熟階段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是這片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成長潛力。
寫在最后:
從英特爾2014年的CES和IDF上我們就可以注意到,除了平板電腦意外,可穿戴設備是英特爾提及最多的產品。Quark系列處理器的升級以及Edsion平臺的出現(xiàn),都讓英特爾在可穿戴領域走在了業(yè)界的前列。正如方之熙所說,可穿戴設備行業(yè)目前仍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這一領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英特爾已經錯過了移動互聯(lián)市場這陣東風,看來在可穿戴領域,英特爾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