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醫(yī)療設備新玩法:止痛運動帶
“可穿戴設備,或者更寬泛地說,整個數(shù)字醫(yī)療領域必須攻克慢性疾病,而不僅僅關注身體最健康的人群。”Neurometrix公司CEO沙伊·N·戈贊尼(Dr. Shai N. Gozani)說道,“現(xiàn)今不少技術公司都害怕進入疾病領域會招惹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除非技術公司成為消費醫(yī)療技術公司,否則可穿戴產品和數(shù)字醫(yī)療的發(fā)展空間始終會受限。”
美國有一億多人飽受慢性病痛之苦,不管是對醫(yī)生或是患者而言,這種病癥一直難以掌控。近日,醫(yī)療科技公司Neurometrix攜手艾迪歐設計公司(Ideo),開發(fā)了名為Quell的非處方電神經刺激設備,幫助患者減輕疼痛。
Neurometrix專注研發(fā)醫(yī)療設備將近20年,但直到2015年推出Quell,才開始涉足消費市場。該公司專門研究針對處方型慢性疼痛治療的產品,并邀請艾迪歐設計公司重新設計產品外觀。Quell通過刺激佩戴者小腿上段的神經——這種級別的電擊不會導致疼痛——激活大腦某一區(qū)域,屏蔽疼痛信號。經皮神經電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簡稱TENS),存在已有數(shù)十年之久,但患者只能通過醫(yī)生獲取。
“在處方市場,你必須符合保險公司的要求——他們會審核成本和更迭時間。”戈贊尼說道,“而消費者想要穿著舒適的產品,讓他們引以為傲的產品。兩者的需求都是緩解慢性疼痛,但要求不同——消費者愿意為創(chuàng)新買單,比如將產品與手機關聯(lián)。”
艾迪歐采用其標志性的以人為本設計方法,攻克了這一挑戰(zhàn)。他們邀請一群慢性痛癥病人組成焦點小組,在其配合下建立原型并改進設計。Quell外觀模仿運動腕帶而造,佩戴在用戶的腳上。“設計產品時,我們必須兼顧消費者體驗。”艾迪歐公司高級投資總監(jiān)兼副合伙人何塞·科魯奇(José Colucci)說道,“雖然它是一款醫(yī)療設備,但也是生活用品。我們沒有試圖掩蓋它——它的宣言就是‘我佩戴,我驕傲。’”
消費者體驗還延伸到堪比高端電子產品的包裝上,以及一款配套應用。設置設備、調整刺激水平大約只需一分鐘時間。“他們光是忍著疼痛就夠受了。”戈贊尼說道,“我們希望盡可能簡化一切。”
Quell已獲FDA批準,可用于治療慢性痛癥。Neuometrix并未聲稱這款產品能夠減少藥物的使用,但它透露,2/3的用戶——其中包括神經病變、坐骨神經痛、關節(jié)炎和纖維肌痛患者——表示使用產品后止痛藥用藥量有所減少。在浩瀚的止痛產品海洋中,各式替代療法層出不窮,比如針灸、放松和草藥療法。在Neurometrix看來,Quell是非常強大的止痛利器。
“說到止痛,人們普遍對醫(yī)療體系的能力感到不滿。”戈贊尼說道,“這是為患者提供慢性痛癥自療工具的絕佳機會。”
戈贊尼希望能有更多公司利用可穿戴技術治療疾病。如今的市場上,偽裝成小飾品的健康追蹤器、智能手機及通知推送設備數(shù)不勝數(shù),但治療糖尿病與心臟疾病等嚴重病癥的可穿戴設備卻少之又少。“可穿戴技術公司總在試圖避開FDA,但若直面挑戰(zhàn),他們將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