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Apple Watch智能手表去年九月亮相以來,外界對于它的關注就一直居高不下。Apple Watch是否會引爆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作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可穿戴設備在中國的發(fā)展前景如何?面對國際科技巨頭在該領域的紛紛發(fā)力,中國廠商又該如何應對?
根據埃森哲最新發(fā)布的《在互聯(lián)新世界與數字消費者互動》報告,可穿戴設備短期內仍需克服各種使用問題,但未來5年的前景十分可觀,而中國最有可能是下一波可穿戴設備的引領市場。
前景——未來可穿戴設備的試用場
可穿戴設備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涵蓋多種產品形態(tài)。埃森哲對其中的智能手表、可穿戴健身監(jiān)測器和可穿戴健康設備三類產品來進行了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在未來12個月內,受訪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購買意向較為平淡,但從未來五年來看,他們的購買意愿則相當強勁。
例如,在未來12個月中,僅有12%的消費者有意購買可穿戴健身監(jiān)測器;而在未來五年內,則有40%的消費者計劃購買此類產品。未來一年內打算購買智能手表的消費者的比例只有12%,但未來五年內計劃購買這一設備的比例則升至41%。而在中國,未來五年計劃購買智能手表、可穿戴健身監(jiān)測器及其他可穿戴健康設備的比例分別為73%、67%和65%,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越年輕的受訪者擁有可穿戴設備的比例越高。從全球受訪者來看,14-17歲年齡組擁有智能手表的比例為20%,18-34歲年齡組為9%,35-54歲年齡組為5%,而55歲以上的僅為2%。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擁有可穿戴設備的比例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過去,如果高科技公司要推出新技術產品,美國和日本消費者通常是最早的嘗試者,而現(xiàn)在情況則發(fā)生了轉變,中國已經日益成為全球新技術產品的試用場。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35歲以下的年輕人大多受過良好教育,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斷增多,他們有能力、也有意愿選擇那些最具創(chuàng)意的新產品。
問題——體驗有待提高
雖然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14年發(fā)展強勁,但同時,其功能的豐富性和用戶體驗卻不盡如人意。埃森哲報告指出,全球83%消費者在使用包括可穿戴設備在內的新型智能設備時都曾遇到挑戰(zhàn)。在中國,這個數字高達99%。中國消費者遇到最多的問題分別為:“設置無法正常進行”、“太過復雜,難以使用”以及“不美觀”。
另外,在使用智能設備時,大多數消費者對其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感到擔憂。從全球來看,僅有46%的消費者認為其網上的個人數據受到保護。而中國消費者對其個人數據安全的信任感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達到54%。
這說明,一方面,中國消費者對安全問題更有信心,智能設備及相關服務在中國市場的潛力更大;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中國廠商在給消費者提供數字化體驗方面還與國際一流廠商存在差距,企業(yè)應當做出根本性的戰(zhàn)略轉變,專注于打造產品整體性的與眾不同的數字化體驗。
對策——創(chuàng)新驅動品牌體驗
埃森哲調查發(fā)現(xiàn),影響消費者做出購買可穿戴等智能設備的最大因素是品牌。像華為和小米等中國品牌已經在國內市場取得不錯的份額,分別排在受歡迎品牌的第三和第四位。但在我們調研的其他23個國家中,中國品牌都沒能進入前五位,而蘋果卻在每個地區(qū)的調研結果中都能進入前兩名。
品牌建設對企業(y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創(chuàng)新恰恰是品牌的助推器。過去低價策略能在市場中制勝,但在市場充分競爭的今天,人們開始看重創(chuàng)新與品牌價值,僅通過快速模仿、低價切入市場,并不能幫助企業(yè)取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競爭優(yōu)勢。中國企業(yè)要真正成為市場領先者,就必須在數字化體驗上進行創(chuàng)新,不應過于依賴低成本戰(zhàn)略。
首先,打造好的體驗不僅需要拿出完美的產品,還要結合好的服務??纱┐髟O備的發(fā)展勢必會帶來大量數據,提升用戶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提供貼合用戶特性的個性化服務至關重要。中國企業(yè)在這一方面可以加大投資,從單純以產品為中心向以解決方案為中心轉型。
其次,可穿戴產品應注重外觀設計。我們的調研發(fā)現(xiàn),中國消費者尤其注重新型智能產品的美觀性。25%的中國消費者抱怨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產品不美觀,高于全球17%的水平。
最后,讓用戶信賴的企業(yè)將更有競爭力。我們發(fā)現(xiàn),“值得信賴的品牌”是中國消費者考慮購買智能產品的第二大考量標準,僅次于“產品特色和功能”。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感將幫助品牌吸引和留住更多客戶,一旦建立信任,消費者將愿意分享更多數據,這也將幫助品牌提供新產品和新服務,并在價值鏈上獲得更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