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第16屆量子信息處理國際會議(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13, QIP2013)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召開,由著名計算機專家、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姚期智領軍的研究團隊帶來了量子存儲器、量子路由器等一系列“全量子網絡”成果。
QIP2013現場,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
姚期智團隊表示,已經在首次的實驗中成功完成了全量子路由器的驗證過程,實現了量子控制信號控制量子信號所經的路徑。外媒報道,清華大學的科研人員利用基于糾纏光子的量子路由器成功展示了量子網絡,他們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路由器。
據了解,在全量子網絡項目中,姚期智團隊采用基于離子阱的全量子網絡方案,在全量子網絡、離子阱量子存儲器和計算節(jié)點、遠程離子糾纏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量子網絡對于量子通信、大型量子計算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他透露,將在未來兩年建成基礎性全量子網絡雛形。此外,他的團隊還基于離子阱技術,提出一種實現新型的時空晶體的方案,即使在能量最小態(tài),這個晶體也會永遠轉動。
此前試驗中的WT-1型量子路由器
此前試驗中的WT-2型量子交換機
關于QIP2013
量子信息處理國際會議是量子信息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1998年首次在丹麥奧胡斯大學舉辦,每年召開一次。今年是該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辦,展示了我國在國際量子信息領域的地位。來自中國、美國、瑞士等國的300余位學者參加了為期5天的會議。大會議題涵蓋量子計算的理論問題、量子密碼相關領域的熱點議題以及其他延伸涉及的相關物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