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電子消費市場規(guī)模達到500億美元。據預測,2010年中國將會買進全球25%的電子產品,市場規(guī)模超過600億美元?!氨晨看髽浜贸藳觥保瑖鴥劝雽w企業(yè)的發(fā)展前景似乎也前所未有的廣闊。實際上,情況并沒有這么簡單。
中星微電子首席技術官楊曉東博士認為,國內半導體企業(yè)亟須解決短期利益和長遠目標的矛盾。捆綁本地市場需求能夠實現企業(yè)一定規(guī)模的積累,但也容易捆住企業(yè)手腳。
短期立足國內需求與長期通吃全球市場,究竟該如何平衡,如何取舍?中星微電子的答案是———技術開發(fā)立足要高,開發(fā)世界級的平臺;市場立足要低,與本地市場實現聯動。
高建全球技術平臺是根本
中星微電子董事局主席鄧中翰博士曾指出:“芯片設計是沒有國界的,半導體更是一個全球化的行業(yè)。既然做了就要力爭第一,否則就會被淘汰?!?nbsp;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每個廠商都面臨著世界范圍內的機遇和挑戰(zhàn)。即使在中國市場,本土廠商依然承受著外來的強大競爭對手。同時,芯片行業(yè)拼的是技術和產品,如果其不具有廣泛的兼容性和領先性,必然在全球產業(yè)鏈上脫節(jié),也就無法獲得市場的認可。因此,芯片廠商想要實現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就必須立足于高端技術開發(fā),建立世界級的技術平臺。
中星微在實際操作中正是遵循了這一理念。2000年之前,PC攝像頭技術一直停滯不前。而中星微電子推出的首個芯片方案就實現了1顆芯片整合了原來5顆芯片的功能,且軟件兼容性好、畫質高,獲得了全球市場的認可。2007年,中星微電子推出了兼容VISTA的免驅攝像頭芯片,順延了其一貫堅持技術全球領先的做法。
貼近國內市場需求是關鍵
打造世界級技術平臺并不意味著要曲高和寡,走絕對的國外市場路線。相反,高建世界級技術平臺是為了在全球市場獲得核心競爭力,而這對于國內市場同樣可行。
目前,中國消費電子市場正處于一個高速發(fā)展期,市場需求及發(fā)展?jié)摿薮?,已經成為全球企業(yè)的關注焦點。相較于國際競爭對手,國內半導體廠商無疑具有巨大的文化及地緣優(yōu)勢。同時,對于亟待走向世界的中國IT企業(yè)而言,國內市場甚至能夠成為其全球化進程中前期積累的平臺和練兵的戰(zhàn)場。 因此,中星微電子從沒有忽略國內市場的重要性。以手機多媒體芯片市場為例,2002年中星微電子率先意識到中國手機多媒體芯片市場的需求點將從原始的語音通話功能向“有聲有色有影”,即包括MP3、影像游戲、電影短片、彩鈴、攝像頭在內的休閑、娛樂功能轉變。因此,中星微電子推出了“星光移動”系列芯片,成功占領國內手機芯片市場。值得一提的是,該芯片還特別支持“卡拉OK”功能,迎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