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網絡商家的優(yōu)惠信息,注冊賬號獲取優(yōu)惠券、獎金、積分,被稱為“薅羊毛”。
如今的網絡時代,商家為了推廣,經常會推出這樣的活動,而作為網民,時不時的“薅一下羊毛”也不為過。
但在利益驅動下,有些人利用手機號注冊新賬號進行批量“薅羊毛”,這就是所謂的黑灰產。
央視曝光,2019年8月,浙江紹興警方成功打掉了一條“薅羊毛”黑色產業(yè)鏈,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特大案件,警方通過偵查發(fā)現(xiàn)被竊取信息的手機超過了500萬臺,其中絕大部分是老年手機。
這些老年手機是如何被竊取信息的呢?這還要從手機的出廠說起。
原來,這些手機在制造時就被廠家在主板上做了手腳,植入了特殊的木馬程序,手機一旦啟用,這個木馬程序就能把需要的短消息上傳到需要的服務器。
手機廠家為何如此大膽預裝木馬程序?說到底還是利益驅動。
據了解,時下的老人機成本低到幾十元一個,靠賣手機廠家?guī)缀踬嵅坏绞裁村X,但如果接受黑灰產的預裝木馬程序,廠家可以得到3倍的利潤,而研制木馬程序的黑灰產業(yè)者,愿意花大價錢給手機廠商,因為,一旦手機被賣出啟用,木馬程序就可以將用戶信息發(fā)送給他們,這些黑灰產業(yè)者就可以利用這個賬號注冊網絡商家,實現(xiàn)“薅羊毛”。
他們之所以瞄準老人機,估計也是認為大部分老人不懂手機操作,裝了木馬程序也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吧。
據浙江新昌縣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制作了可以控制手機、識別攔截短信的木馬程序,并與主板生產商合作,將木馬程序植入到手機主板中。
經查,被植入木馬程序激活的手機有500多萬臺,涉及功能機型號4500多種,受害者遍布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
此次抓捕共從后臺數(shù)據調出了500多萬的手機號碼,信息量總共達到將近5000萬,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shù)據。
趕緊回家檢查一下家里老人用的老人機吧,收不到驗證碼的,那多半是被木馬程序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