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會有大批廠商涌入OTT TV市場,與電視一體機相比,OTT機頂盒市場門檻比較低,激烈的廝殺與淘汰將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呢?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會有大批廠商涌入OTT TV市場,與電視一體機相比,OTT機頂盒市場門檻比較低,激烈的廝殺與淘汰將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呢?系統(tǒng)廠商必須牢牢把握產品設計的三大成功要素,即穩(wěn)定性、易用性、可擴展性。下面讓我們來分別加以說明。
芯片方案升級提高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產品設計的第一個成功要素是“穩(wěn)定性”。要想獲得消費者的認可,OTT機頂盒產品首先要有穩(wěn)定的系統(tǒng),沒有流暢穩(wěn)定的觀影體驗,一切都是空談。除了前文提到的傳輸技術,主控芯片方案是影響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解決方案包括Sigma Designs公司的SMP8671、瑞昱(Realtek)的RTD1186、晶晨半導體(Amlogic)的AML8726、全志的A10,海思的3716C、Marvell的88DE3100以及晨星半導體(MStar)的6M68等。
Sigma Designs是OTT市場的鼻祖,具有全套解決方案,包括優(yōu)異的圖像處理技術,去年收購Trident DTV部門后更是如虎添翼,藍光DVD高端方案的霸主地位無人可以撼動。該公司業(yè)務發(fā)展總監(jiān)薛念慶表示,其最新一代8674已經開始出樣,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即可量產。SMP8674瞄準主流應用市場,得益于高集成度和高效DDR3接口,實現了非常低的BOM設計,Sigma最新版軟件開發(fā)工具包還提供Netflix和VUDU等一系列OTT應用參考工具,提高了開發(fā)者的開發(fā)效率。
瑞昱在多媒體播放器向網絡化轉型的過程中,彎道超車取代Sigma Designs搶占了最大市場份額,方案的成熟度在業(yè)界有口皆碑,具有絕對的成本優(yōu)勢。晶晨半導體和全志主要在中低端市場有一定的份額。海思、Marvell、晨星半導體傳統(tǒng)優(yōu)勢是在電視解決方案上,目前也開始重視OTT解決方案。據了解,部分OTT方案設計公司如泰捷等已經選用海思3716C解決方案。
MStar 6A801最近也成為OTT機頂盒系統(tǒng)廠商的新寵,搭載全新Android 4.0的6A801集成了雙核Cortex-A9 CPU(內置雙核3D Mali 400圖形處理器)、高清視頻編解碼功能,原本是為智能電視開發(fā)的一款解決方案,由于整體成本降低(簡化了一顆獨立AP)而受到機頂盒方案商的青睞。該方案還意味著“機屏分離”時代的到來,未來只要有屏(顯示器)的地方,接上OTT機頂盒就能看電視,單純處理信號解碼的傳統(tǒng)電視機或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雙核CPU+雙核/四核GPU代表著OTT的主流發(fā)展趨勢。OTT設備在輸出信號時,畫質優(yōu)劣并非簡單的以720P、1080I、1080P加以區(qū)分,還涉及到刷新率。晨星半導體公司經理李志強表示:“芯片性能影響畫質與幀率的因素一個是解碼能力,還有一個是HDMI輸出轉換能力,雙核CPU無疑會更有優(yōu)勢。并且未來隨著向高清/4K2K的邁進,GPU會是新的競爭力焦點。”
無獨有偶,意法半導體在今年面向OTT市場推出了一款28納米雙核CPU(四核GPU IP)的單芯片STiH416,據稱性能強功耗低。不過市場反應卻不若預期,究其原因,某OTT機頂盒方案設計公司銷售總監(jiān)表示:“STiH416是在用做手機的思路做機頂盒,集成度很高,但價格太貴。實際上機頂盒產品對尺寸和功耗的要求并不像便攜設備那么敏感,相反廠商在選擇芯片時最看重的是方案是否成熟,系統(tǒng)是否穩(wěn)定。”市場到底要什么,這的確值得深思。
人機互動應堅持“至簡主義”
產品設計的第二個成功要素是“易用性”。除了硬件之外,軟件和工業(yè)設計對于OTT產品的成功與否同樣重要。與PC面對的主流消費人群不同,電視的受眾面非常之廣,可以說是“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這就要求OTT TV的人機互動模式一定要堅持設計簡單、界面簡潔、操作簡便。
深圳泰捷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初,是一家專注Android系統(tǒng)智能電視方案的服務商,主要是向機頂盒以及TV廠商提供Turnkey方案。該公司銷售市場總監(jiān)黃偉華表示:“Android系統(tǒng)平移到智能電視平臺還存在很多不穩(wěn)定因素,為此我們打了很多的補丁以適應智能電視市場,例如DVB-T/S、WiFi、瀏覽器、在線視頻等,主要工作還是在軟件應用和中間件上。”
圖1是幾款不同的機頂盒遙控器設計對比。左邊的設計讓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相比之下中間的設計就非常簡約,只要用過傳統(tǒng)電視機遙控器的就會操作;而右邊則是iPhone手機遙控應用界面。多屏互動是未來家庭多媒體終端的一個發(fā)展趨勢,利用DLNA技術用戶可以十分方便地將手機、平板電腦內的視頻、音頻和圖片通過大屏幕呈現出來與家人分享。
除此之外,機頂盒內置1T以上大容量移動硬盤,方便用戶存儲高清電影資源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藍光DVD高清視頻碼率在20~40Mbps之間,而目前國內互聯網能支持的速度最高也不過1~4Mbps,因此短期內本地大容量高清內容存儲依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除了功能大而全、以發(fā)燒級視聽享受為終極發(fā)展目標的“大盒子”,只有U盤大小、即插即看的個人機頂盒Dangle也是未來OTT機頂盒市場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對于不追求藍光DVD級視覺效果的普通電視用戶而言,只需要以低于200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一個Dangle,就可以暢游互聯網電視的海量內容,這無疑有助于拓展OTT機頂盒的潛在消費群體。此外,只需下載一個移動APP,機頂盒Dangle就可以作為手機的延伸,隨時在大屏幕上分享手機的音視頻與圖片內容。
由于HDMI接口不支持供電,目前機頂盒Dangle主要通過電視機自帶的USB接口供電,而USB供電最大能提供500mV的直流電,低工作電壓因此成為個人機頂盒方案設計的主要挑戰(zhàn)。據了解,全志、晨星半導體等芯片供應商都表示可以很好地將工作電壓保持在500mV以下,新岸線的雙核A9 NS115更是將工作電壓降到了300mV以下。不過黃偉華也表示,個人機頂盒沒有內置電源使得便攜性大打折扣,加上電視USB口供電電壓不穩(wěn)定,因此市場前景還不明朗,捷泰尚在觀望中。
可擴展方案滿足終端快速演進需求
產品設計的第三個成功要素是“可擴展性”。最新一代智能OTT高清機頂盒加入了Android智能系統(tǒng),能連接有線網絡和WiFi,能安裝各種Android軟件、瀏覽網頁、看電視、看電影、在線看視頻、網絡視頻聊天等,使得電視成為一臺大屏幕平板電腦,未來機頂盒需要往互動性更強、社交性更好、娛樂體驗更佳的方向發(fā)展,因此系統(tǒng)廠商更加青睞設計靈活、功能擴展性強的方案。
“現在的消費者最看重的是功能而非價格,差百來塊錢并不影響他的采購決策。新市場起來,會有一波劇烈的淘汰,最后剩下的一定不是成本最低的,而是應用最好的。”Sigma Designs業(yè)務發(fā)展總監(jiān)薛念慶表示,“對于芯片原廠來說,系統(tǒng)廠商關心的不僅僅是用你的平臺我今天可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我明天還能做什么。很多廠商的方案是固定的,我們的平臺從一開始其設計理念就是可擴展的,結合我們的SDK開發(fā)平臺可以滿足用戶明天的需求。”
至此,不妨讓我們暢想一下家庭多媒體終端系統(tǒng)明天的形態(tài)演進:第一步,OTT機頂盒將徹底取代有線數字機頂盒?,F有數字機頂盒的單項傳輸和封閉系統(tǒng)日益成為人們個性化、多樣化娛樂消費的瓶頸,隨著無線網絡的運用和全面覆蓋,OTT機頂盒的高清畫面、高清音質、3D影視、直播臺、海量片源都將直接顛覆數字機頂盒的家庭地位。未來人們將會徹底拋棄現有數字機頂盒,轉而全部更新為智能OTT高清機頂盒。
第二步,卡拉OK/體感游戲功能被集成進OTT機頂盒。隨著高保真音頻芯片被用到機頂盒設計中以及MTV點歌系統(tǒng)的完善,未來人們不用再擠到嘈雜的KTV廳去練歌聚會,在家里就能輕松實現自己的麥霸理想。而更多專為智能電視平臺開發(fā)的體感游戲,結合支持體感操作的遙控器,也將把Wii和XBox360一類的專業(yè)游戲機擠出家庭。
第三步,固定電話/無線路由器退出家庭舞臺。OTT機頂盒提供的高清實時視屏通話功能,將輕松取代傳統(tǒng)的家庭固定電話機。未來OTT機頂盒加載的強大路由功能實現,使得現有的無線路由器將成為多余的擺設,不久后將不會再出現在客廳。
第四步,OTT機頂盒變身家庭網關。至此,“電視機”“機頂盒”“多媒體播放器”等概念徹底消失,家庭多媒體終端系統(tǒng)呈現出中心化、模塊化、插件化的特點,即家庭網關為數據處理中心,不同功能模塊搭配使用實現各種應用。
第五步,互聯互通的智能家居。隨著Android智能系統(tǒng)的日益完善,以及無線網絡熱點的廣泛運用,家庭多媒體終端將成為家庭內部總的數據處理平臺,真正實現家電互聯互通、智能安防監(jiān)控、智能調整水電用量、智能調節(jié)室溫、遠程教育與醫(yī)療……一個更加智能的家居時代在向我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