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三包規(guī)定列出的七種主要故障模式中,其中有一項是”安全裝置失效”。根據(jù)國家三包政策規(guī)定,汽車在碰撞時安全裝置無法按規(guī)定的功能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如安全帶、安全氣囊或座椅固定裝置的失效,汽車行駛中駕駛員或乘員車門自行打開,都將被視為”安全裝置失效”,消費者可以享受到退換車的權利。在這個問題上,究竟我們怎樣才能得到維權,哪些情況下,是屬于車主自己維護失當,導致得不到三包條例的保障?
安全氣囊”起爆”標準不一
在汽車使用過程中,無論是豪華車還是緊湊車型,都出現(xiàn)過安全氣囊在發(fā)生事故時未彈出,導致人員傷亡的嚴重后果。而但凡遇到這類事,消費者到經銷商處討說法時,得到的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回復——————安全氣囊爆開需要看撞擊的力度及角度,如果沒有撞到氣囊感應模塊,即使事故再嚴重,安全氣囊不彈出也是正常的。同時,也有車主反映,開車回家時,因為路況不佳,車輛與地面發(fā)生了一點小剮蹭,結果兩個氣囊突然彈出,但4S店同樣不承認是汽車的質量問題,明確表示此類情況不在保修范圍。
在諸多案例中,有的是在碰撞瞬間車輛前部起火,安全氣囊卻未彈出;有的是汽車大梁嚴重變形,車頭破壞性損傷,安全氣囊未彈出;有的是發(fā)生兩車碰撞事故后,一方安全氣囊彈出,另一方的安全氣囊卻沒有彈出。
對此,業(yè)內汽車專家指出,安全氣囊在何種速度、多大撞擊力的情況下起爆,行業(yè)并無具體規(guī)定。由于缺乏統(tǒng)一標準,各品牌制造廠家通常都會給出”角度不對”、”速度不夠”、”沒有撞到撞擊點”等并非車輛質量問題的理由。
留存樣本權威鑒定以便后期維權
因此,也有專業(yè)人士建議,如果車主在事故中碰到氣囊未彈開的情況,條件許可的話,應在事故后第一時間拍下車輛受損照片,特別是氣囊的傳感器在撞擊后的受損程度,然后再作相關鑒定。
由于鑒定費用較高,專家還建議應由車主和廠家共同授權,到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鑒定。如果將氣囊返回廠家作鑒定,通常都會得到”與產品質量無關”的鑒定結果。而且,廠家拆檢后會破壞許多證據(jù),不利于車主后期維權。
小貼士
別輕易讓安全氣囊”罷工”
要提醒的是,如果不想安全氣囊失效,也要注意日?!鄙拼彼R环矫嬉苊庥昧呐?、震動氣囊傳感器致其非正常爆開,另一方面在改裝時也需注意,如果不慎改動安全氣囊系統(tǒng)線路,也可能使安全氣囊失效。
建議車輛在每行駛一至兩萬公里后,就到4S店檢查安全氣囊及其附屬部件是否正常。一般來說,當安全氣囊指示在車輛啟動6~8秒后仍閃爍或長亮不熄,或是車輛運行時指示燈閃爍5秒后長亮,均表示出現(xiàn)故障。
還有一種情況,由于側氣囊設置在座椅內部,而車主出于愛護,給座椅罩上座椅套來保護,可卻因此大大減弱了安全氣囊應有的保護力度。因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汽車采用分級安全氣囊引爆方式,引爆威力不大,對座椅套難起破壞效果,從而導致安全氣囊失效。
鏈接
安全裝置失效導致的召回事件
最近奔馳宣布,自2013年12月2日起,召回部分進口奔馳S級轎車。據(jù)統(tǒng)計,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涉及282輛,涉及型號為S400、S400混合動力、S500。上述受影響的車輛,前排座椅,安全帶和安全帶緊固環(huán)之間的連接可能鎖緊不充分,在緊固裝置受力較大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安全帶的約束性能失效,增加發(fā)生碰撞時受傷的危險,存在安全隱患。2013年5月,本田由于車輛副駕駛安全氣囊存在缺陷,召回部分思域、CR -V、時韻,在中國大陸地區(qū)共涉及2312輛。召回原因是副駕駛安全氣囊在車輛碰撞時可能會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