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近日特斯拉原高級副總裁Doug Field更新了自己LinkedIn的身份信息,Title是蘋果Special Projects Group(簡稱“SPG”)的副總裁。在此之前的很長時間內,加盟蘋果的來自汽車公司的經理人,都不敢公然在LinkedIn上將自己的職位描述注明為“蘋果SPG”,只因其背后或承載著巨頭蘋果低調進行的汽車戰(zhàn)略。
比如,現(xiàn)任大眾汽車集團的首席數(shù)字官Johann Jungwirth,在蘋果工作時的掩飾身份就是蘋果Mac的硬件工程總監(jiān);福特車身結構和沖壓專家Aindrea Campbell的身份更加可笑,居然是iPad運營總監(jiān)。
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教授克里斯·戈德斯(Chris Gerdes)曾發(fā)出這樣的抱怨:“天啊,你只要發(fā)現(xiàn)硅谷哪位與汽車相關的高管突然離職并去向不明,那他們多半是去了蘋果。”
然而這次Doug Field公開標注頭銜,意味著蘋果汽車這個項目將以SPG的形式正式走上歷史舞臺。與“官宣”相比,也就差打上一個iCar的標志了。
馬斯克極力挽留未果,蘋果喜迎Doug Field
公開資料顯示,Doug Field原本是特斯拉的三號人物,但在監(jiān)督完Model 3的生產后已于今年5月離開了特斯拉。在加入特斯拉之前,F(xiàn)ield曾在蘋果擔任Mac硬件工程副總裁,這也使得Field看起來非常適合SPG。
在特斯拉,F(xiàn)ield被視為沒有CEO title的“CEO”,但馬斯克不在公司時,人員都知道Doug Field是特斯拉發(fā)號施令的那個人。Doug Field同時直接負責特斯拉所有車型的研發(fā),在2017年還在馬斯克的請求之下,接管了生產制造業(yè)務。
但也正是Model 3的量產,導致了Doug Field與馬斯克的“友盡”。
2018年4月,馬斯克赤膊上陣,住進了特斯拉Fremont的生產工廠。2018年5月,Doug Field被傳出開始休假。特斯拉方面緊急對外“辟謠”,稱Doug Field只是由于個人和家庭的原因休整一下,將很快會重返工作崗位。
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上多次@Doug Field,不惜溢美之詞,但還是沒有改變Doug Field的去意。要知道,特斯拉大多數(shù)高管,都是被馬斯克趕走的,而Doug Field是為數(shù)不多的馬斯克殷切挽留而未果的特斯拉高管。
2018年7月,特斯拉公關被迫對外發(fā)聲,稱Doug Field將離開特斯拉,并對其過去5年在特斯拉所做的貢獻公開表示感謝。
2018年8月,對人事新聞向來低調的蘋果公司,史無前例地向媒體證實,特斯拉的高級副總裁Doug Field已經加盟蘋果。
截至目前,Doug Field是SPG唯一的副總裁,他應該會是第17位直接向蒂姆·庫克(Tim Cook)匯報的蘋果公司高管。
而在LinkedIn上進行相關查詢,可以發(fā)現(xiàn),蘋果SPG下已有1200名員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部分人中,有300多人來自特斯拉,170多人來自福特。因而,SPG也被認為是蘋果的汽車業(yè)務集團。
蘋果根本沒放棄造車,驚喜不?意外不?
事實上,早在2015初,蘋果就被曝出啟動了名為“Project Titan”(泰坦計劃)的造車項目,該項目擁有自己獨立的辦公空間,并多次向充電樁、電動汽車領域、Waymo甚至特斯拉挖人。
彼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蘋果聘請了被特斯拉解雇的員工,光榮升級成特斯拉“墓地”。馬斯克還認為,蘋果“泰坦項目”不會輕易成功。
而蘋果的自動駕駛軟件業(yè)務,蒂姆·庫克(Tim Cook)在2017年6月就已公之于眾,人們并不吃驚。
由于在數(shù)據(jù)和設計上遇阻,蘋果公司“閉門造車”的工作似乎進行得并不順利。一些汽車界人士抱有幻想,覺得蘋果最后只能選擇轉變策略:不再造車,改為專注自動駕駛軟件。
然而這次Doug Field職位信息的公布,粉碎了那些人的幻想,蘋果仍然對制造車輛感興趣,畢竟Doug Field曾經在特斯拉一直負責的是整車研發(fā)和制造。
種種跡象表明,近年來,蘋果一直在秘密擴大“泰坦計劃”,沒有放棄造車。
今年9月,一份DMV(美國車輛管理局)文件顯示,蘋果在加州已經擁有7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和139位測試司機,遠高于特斯拉39輛測試車和92位司機的成績。而在今年7月,這一數(shù)字還是66輛測試車和111位測試司機。
這也使得蘋果成為繼GM Cruise 和 Waymo之后,加州公路上的第三大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車隊。
除此之外,蘋果還與大眾合作開發(fā)了自動航天飛機,具體包括為自動航天飛機開發(fā)硬件和軟件。
持續(xù)挖角
在自動駕駛這個高門檻的領域,蘋果作為一家主營消費電子業(yè)務的企業(yè),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打開局面。但蘋果深諳“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為了發(fā)展汽車業(yè)務,近兩年來已經挖掘了大量人才。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有著31年汽車行業(yè)經驗的特斯拉原副總裁Chris Porritt跳槽到蘋果,擔任SPG產品開發(fā)管理著(PD Administrator);有著21年行業(yè)經驗的保時捷前賽車項目主管Alexander Hitzinger加入蘋果公司,擔任SPG產品設計負責人(Head of Product Design);共同加入的還有在汽車行業(yè)工作40年的原福特安全辦公室全球總監(jiān)Steve Kenner,其職位是SPG產品集成總監(jiān)。
此外,原特斯拉底盤工程總監(jiān)Huibert Mees,原福特車身結構和輕量化專家Aindrea Campbell等汽車行業(yè)資深人士均加入蘋果,在SPG任職。
可以看出,蘋果的SPG團隊實力不容小覷,掌握的技術覆蓋了汽車底盤、動力系統(tǒng)、車身、安全以及整體研發(f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馬斯克為此還吐槽過蘋果,稱蘋果是“特斯拉的墓地”,專門聘請?zhí)厮估夤偷膯T工。特斯拉方面對蘋果挖角也表示無奈,由于他們的“錢比蘋果少100倍”,所以很難在工資福利待遇方面與之競爭。
的確,在全球范圍內,沒有一家傳統(tǒng)企業(yè)能夠抵擋的住蘋果的挖角攻勢。
2013年,伊夫圣羅蘭的CEO Paul Deneve被蘋果挖走,只拿到了VP的title;2014年5月,巴寶莉的CEO Angela Ahrendts被庫克以4000萬美元年薪挖走,拿到了SVP的崗位,當然蘋果現(xiàn)在給她的年薪是7000萬美金;戴姆勒-奔馳北美研發(fā)中心CEO,2014年加入蘋果只獲得了一個Mac工程總監(jiān)的title,跳槽到大眾集團之后,榮升為CDO;谷歌負責搜索和AI的高級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加入蘋果之后,也只獲得一個VP的崗位;同樣,年收入達2000萬美金,也是特斯拉年薪最高的高管,Doug Field在蘋果也只拿到了一個VP的title。
科技公司與傳統(tǒng)汽車公司比,在薪資水平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這使得傳統(tǒng)汽車在頂尖人才的爭奪中處于劣勢。蘋果用總監(jiān)崗位的薪資水準,幾乎可以招募大部份汽車行業(yè)的高管,并使之有足夠多的漲薪空間。
郭明錤:蘋果汽車在2023年左右面世
中商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2018-2023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yè)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顯示,到2021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guī)模將達70.3億美元;到2035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
數(shù)據(jù)來源:中商產業(yè)研究院整理
面對如此廣闊的藍海,蘋果已經躍躍欲試,試圖在這個市場搶奪一席之地。有消息稱,蘋果的樣車已經出來,而據(jù)向來精準掌握蘋果動態(tài)的分析師郭明錤爆料,蘋果汽車將會在2023年左右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