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補償石英晶體振蕩器(TCXO)由于具有較高的頻率穩(wěn)定度,作為一種高精度頻率源被廣泛地應用于通訊系統、雷達導航系統、精密測控系統等。溫補晶振由石英晶體振蕩電路和溫度補償網絡兩部分組成。其中,溫度補償網絡的優(yōu)化設計對于改善溫補晶體振蕩器的溫頻特性,提高振蕩器的頻率精度具有重要意義。
1 溫補晶振溫度補償原理
溫補晶振由石英晶體振蕩電路和溫度補償網絡兩部分組成。典型的溫補晶振原理示意圖如圖1所示。
振蕩器的頻率溫度特性主要由晶體諧振器的頻率溫度特性決定。常用的AT切晶體諧振器的頻率溫度特性為三次曲線,溫補晶振溫度補償的原理就是通過改變振蕩回路中的負載電容,使其隨溫度變化來補償諧振器由于環(huán)境溫度變化所產生的頻率漂移。
圖1中變容二極管D兩端所加電壓(即補償電壓)由溫補網絡輸出,溫補網絡隨溫度自動調節(jié)輸出電壓,變容二極管容量隨之改變,以抵消諧振器頻率隨溫度的變化,可使輸出頻率基本不變。
從以上原理分析可得溫補晶振補償過程如下:
(1)測試出補償電壓一溫度曲線(V-T曲線);
(2)根據V-T曲線數據,計算熱敏網絡中各電阻的阻值;
(3)裝配溫補網絡,測試成品振蕩器f-T曲線,評價論證補償效果。
可以看出,獲得準確的V-T曲線參數是溫補晶振設計生產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振蕩器頻率精度的高低,關系著成品溫補晶振品質的優(yōu)劣。
2 系統硬件組成及測試過程
溫補網絡補償電壓的測量多為人工手動完成。用小功率直流電壓源代替溫補網絡,改變溫度到目標點并保溫,然后調節(jié)電壓源輸出,使振蕩器輸出達到中心頻率,此時電壓源輸出即為該溫度點的補償電壓;在各測試溫度點重復以上操作,得到一組數據,即V-T曲線數據。這種手動測量方法效率低下,人力成本較高,而且手工記錄測試數據,容易產生誤差,難以實現精確快速的優(yōu)質生產。
本文設計提出一種溫補網絡補償電壓的自動測試方法,對該過程實現了自動控制與測量。
2.1 系統硬件組成
溫補網絡補償電壓自動測試系統以計算機為控制核心,結合應用軟件,實現了補償電壓測試過程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可以完成設備自動控制,儀器的自動測試,數據存儲以及數據分析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測試速度,節(jié)省了工作時間,還可以提高測試準確度,比傳統的人工手動測試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
本系統以計算機為控制中心,包括高低溫箱、程控電源、數字頻率計和數字萬用表等設備。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
(1)高低溫箱S&A4220MR
支持GPIB接口程控,滿足-50~+80℃測試要求,箱內的測量圈設有50個工位,每個工位通過5根導線連接一個待測補償電壓的半成品活件,分別接活件的GND,VCC,VDD,OUT和E+,高低溫箱與外部儀表連接如圖3所示。
(2)程控電源Agilent3631A
支持GPIB接口程控,滿足獨立雙路供電,其中0~6 V為E+供電,其分辨率可達2 mV以內;0~25 V為TCXO系統提供工作電壓。
(3)數字頻率計EE3386A1
支持串口程控,用于獲取TCXO輸出頻率。
(4)FLUKE45萬用表
支持串口程控,用于獲取TCXO內部三端穩(wěn)壓器的輸出電壓VDD,為補償網絡分析計算輔助數據。
2.2 補償電壓自動測試過程
根據系統硬件組成與測試目的要求,補償電壓自動測試過程如下:
將未裝配補償網絡的待測半成品活件裝入高低溫箱,連接好各儀器設備,打開電源,運行程序,進行參數設置(如工作電壓為8 V,中心頻率為19.2 MHz,測試溫度范圍為-40~+70℃,10℃步進);點擊開始按鈕,程序控制高低溫箱自動回0號參考工位,開始降溫至-40℃,保溫30 min后,工位進1,根據1號位活件設置調節(jié)程控電源工作電壓輸出,獲取振蕩器頻率,變化E+,使振蕩器頻率越來越接近中心頻率,直到滿足要求,記錄此時程控電源的E+即為所測補償電壓結果,同時記錄振蕩器內為溫補網絡供電的穩(wěn)壓器輸出電壓VDD;然后高低溫箱輪位進1,移向2號位測量,直到所有工位測試完畢;開始升溫10℃至-30℃,保溫20 min,測試記錄數據,完成所有工位測試;繼續(xù)升溫,保溫、測量,直至全部溫度點測試完畢,一個測試過程完成。
3 軟件組成
應用軟件采用VB 6.0編寫,后臺數據庫采用Microsoft Access數據庫。運行軟件,可以對程控儀器設備進行操作和控制,實現測試過程的自動控制、數據自動測試以及自動記錄,為溫補晶振補償網絡參數計算過程提供準確可靠的輸入數據。
應用軟件主要分為3個模塊:活件參數管理模塊,自動測試模塊以及數據處理與存儲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