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健
換帥,源于雄心,增強信心;而對于以集團CEO之弟接手旗下電子公司的LG集團來說,此番高管更換,更多地是要顯示一份決心。
2007年,當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CEO)史蒂夫·喬布斯將自己的得意之作iPhone系列手機推向全球高端柜臺時,這款智能手機產品就已引起了市場的震動;三年后的今天,隨著消費者的興趣點逐漸向高端智能領域轉移,加之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沖擊市場需求,手機市場內智能手機產品的“蘋果效應”逐漸積聚并終于在今年夏秋之交催生震撼效果——2010年9月,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商諾基亞和第三大制造商LG電子針對不同業(yè)務層面分別做出了“換帥”決定,再加上德國電信集團CEO奧伯曼涉嫌受賄被調查,一時間,全球電信市場好戲接連上演,并牽引著消費者的目光來到更為慘烈的未來市場競爭圖景之中。
南鏞出局:無可避免
全球第三大手機制造商LG電子公司的“換帥”決定在9月17日得到宣布,這家韓國第四大家族企業(yè)LG集團的旗艦企業(yè)表示,在手機業(yè)務于第二季度蒙受了創(chuàng)紀錄規(guī)模的虧損后,其CEO職務將發(fā)生更替,集團董事會主席具本茂之弟、現(xiàn)年59歲的具本俊將于10月1日接替現(xiàn)任CEO南鏞的職務;而南鏞則已于此前因“公司目前的艱難境況”引咎辭職。
今年7月,LG電子曾宣布該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蒙受了高達1200億韓元(約合1.03億美元)的歷史最大規(guī)模季度虧損;不過,該公司當時宣布將于年內發(fā)布20款新型手機產品,并認為公司手機業(yè)務將因此在第四季度回暖。
新韓法巴資產管理公司駐首爾基金經理任正在表示,在投資者看來,LG集團的這次內部任命標志著該集團有意精心打造一種更好的業(yè)務策略來參與全球手機市場競爭;而“考慮到LG產品目前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中已處下風,甚至淪落為二線生產商,南鏞遞交辭呈事實上已不可避免”。
投資者的反應也印證了上述判斷:截至當?shù)貢r間9月17日15時,LG電子股價當日上漲4.7%,為今年3月25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盡管LG電子股價在20日的交易中回落0.98%,但任正在仍認為,公司股價的強勢上行,將可能使得此前在智能手機備受青睞的市場環(huán)境下難以在市場獲得資金的LG電子獲得轉機。數(shù)據(jù)顯示,進入2010年以來,LG電子股價已經累計下跌多達16%,而與2008年5月的歷史峰值相比,該公司股價已經跌去超過三分之一。
具本俊入主:爭議難消
單從市場的反應看,很難判斷LG電子新任CEO具本俊是否是適合市場“胃口”的人選。失去具本俊的17日當天,LG集團旗下貿易公司LG國際股價17日小幅下跌0.6%,但隨后于20日反彈0.83%。
而即使查看歷史數(shù)據(jù),也無法對具本俊的能力有一個優(yōu)劣清晰的判斷:這位LG集團創(chuàng)始人具仁會的孫子在LG國際2006年蒙受市值損失后的2007年3月走馬上任,卻無力阻止公司股價在2007年和2008年連續(xù)遭遇年度下跌;然而在2009年,該公司股價卻又在一年之內成功翻番。
也許正因為如此,具本俊“入主”LG電子難免引發(fā)爭議。韓國媒體表示,具本俊成為LG電子“換帥”的新主角,還可能導致外界針對其家族企業(yè)內部人員任用方式的質疑,盡管該公司更換CEO的初衷并非是在內部安插另一位家族成員。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當韓國首富、三星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子李健熙的逃稅行為受到韓國政府特赦,并在辭去集團CEO職務后堂而皇之地出任集團旗下三星電子公司董事會主席時,針對韓國家族企業(yè)的批評之聲就不絕于耳。
根據(jù)《福布斯》雜志今年4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具本俊目前身家9.1億美元,在韓國富豪榜單上名列第15位;此外,他的三位兄弟也均為排名韓國前20位的大富豪,其中具本茂排名最高,為第11位。
換帥進行式:“蘋果”仍難啃
對于LG集團來說,在爭議聲中將具本俊推上LG電子的頭把交椅,最大的風險在于其并無過硬業(yè)績的職業(yè)生涯會導致“換帥”效果的“不過硬”。而這種可能性也確實存在:在擔任LG國際CEO前,他還擔任過LG半導體公司董事會主席職務,但該公司所經營業(yè)務于2008年被LG集團整體放棄,出售他家。任正在指出,具本俊嚴重缺乏電信行業(yè)知識和經驗積累,“如果LG電子希望自救并改善經營狀況,那么一位熟悉電信業(yè)狀況的經理人應是更好的選擇”。
相比之下,諾基亞公司的選擇就要有說服力得多。9月10日,諾基亞曾宣布此前在微軟公司任職的史蒂芬·埃洛普將成為公司新任CEO;公司董事會希望后者帶領諾基亞扭轉自2007年蘋果進入手機市場以來,公司市值累計損失600億美元的困境,同時追趕黑莓手機生產商加拿大RIM公司和iPhone生產商蘋果公司。隨后在13日,諾基亞又進行了更有針對性的調整,宣布智能手機業(yè)務部門主管安西·范約基辭職,其力求“脫胎換骨”、與高端智能手機一較高下的決心可見一斑。
不過,盡管全球范圍的換帥風潮此起彼伏,但在以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電信行業(yè),欲超越北美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模式并非易事。比如,之前就曾有創(chuàng)新舉措的諾基亞第二季度同比重挫40%的利潤數(shù)據(jù),就說明了iPhone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的巨大殺傷力。
美國媒體認為,也許iPhone的“天線門”和黑莓手機的信息安全危機等類似事件會成為諾基亞、LG等電信企業(yè)重新提高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的契機;而其獲得機會的大小,則要取決于追求時尚、便捷和高端感受的消費者們,會有多在乎高端智能手機的些許瑕疵。
前不久印度宣布商用5G,這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后一個開通5G的國家了,此舉也意味著印度要全面建設5G網(wǎng)絡,而拿下印度5G設備訂單的是諾基亞、愛立信兩家5G供應商,號稱要建設史詩級5G網(wǎng)絡。
關鍵字: 諾基亞 愛立信 5G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