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LED已成為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一家落戶寧波不到一年的企業(yè),獨辟蹊徑研發(fā)了全球獨有的單芯片大功率LED光源產品,以此帶動行業(yè)進步、驅動技術研發(fā)持續(xù)突破,切實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市場上常見的LED光源產品通常由多個燈珠或芯片拼接而成,發(fā)光面積較大,而且穩(wěn)定性不佳。為此,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蔡勇將技術研發(fā)的重心放在單個芯片上,在縮小發(fā)光面積、提高光功率密度的同時提升穩(wěn)定性,甚至可以依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定制”。反復驗證技術實用性后,蔡勇于2016年創(chuàng)立寧波天炬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7月落戶慈溪高新產業(yè)園。
在蔡勇看來,單芯片大功率LED光源產品是“更瘦、更可靠的LED”。在同樣的功率下,與市面上常見的由芯片拼接而成的LED相比,該產品的發(fā)光面積縮小了4倍。該產品還采用了高可靠性冗余設計,即芯片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獨立運作,即便短路也不會影響整體運行。
與客戶對接時,蔡勇常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在面積極小的芯片上“做文章”,產品的合格率能保證嗎?散熱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解決?
理論上,芯片面積越小合格率越低,因此,單芯片產品的理論合格率約為百萬分之一,完全無法應用。為此,“天炬光電”參考集成電路模式對芯片進行分割、整合,對內各自獨立、對外連成整體,確保功率20瓦的產品合格率超過90%、功率50瓦的產品合格率超過80%。此外,“天炬光電”開發(fā)了高散熱的封裝技術,把芯片的最高溫度從180攝氏度降到60攝氏度,將使用壽命延長了約3倍。
如今,“天炬光電”已在美國、歐盟、日本和中國申請了8項專利,產品功率為10瓦到1000瓦,既可以裝入手電筒、車燈和軌道燈,也可以應用于舞臺照明、體育場照明、特種照明。目前,該公司已和一家安徽的車燈廠簽署協議,要求三年投產超過300萬個芯片,首批10萬個芯片已開始生產,預計今年下半年投放市場。近段時間,“天炬光電”還參加了“尋找寧波最具投資價值企業(yè)”活動,嘗試和主營高端LED燈具出口業(yè)務的寧波下游企業(yè)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