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貨機器人上路后仍遭遇重重阻力
歐洲送貨機器人新創(chuàng)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共同創(chuàng)辦人Ahti Heinla設計的送貨機器人,具備爬上城鎮(zhèn)人行道的功能,因此各界預期這項產(chǎn)品將在未來數(shù)年大幅成長。盡管如此,某些城市卻已經(jīng)放棄了送貨機器人的想法。
據(jù)彭博(Bloomberg)報導,Starship Technologies的創(chuàng)辦人Ahti Heinla之前也是Skype催生者之一。據(jù)了解,來自愛沙尼亞的Ahti Heinla將研發(fā)中心設在母國,不過該公司在英國、德國和美國也成立了辦公室。該公司表示其機器人在100座城市進行測試,服務了1,200萬名消費者。
例如,達美樂(Domino’s Pizza)便采用Starship Technologies的機器人在德國和荷蘭等地送餐。對此Heinla表示,盡管各界認為20~30年后,機器人才能承擔送貨或是送餐的工作,不過其實機器人此時此刻就可勝任此任務。
據(jù)了解,Starship的6輪機器人的運行速度可達每小時4英里,負重量可來到10公斤。3G科技則可引導機器人來到目的地,一旦機器人抵達送貨地點,消費者可以透過應用程序打開機器人的蓋子,并且取出訂購的貨品。
目前大約有100個Starship的機器人在歐洲和美國的8座城市服役,而Heinla預期一旦制造成本降低,服役的機器人和城市數(shù)目會快速成長。
Starship出租機器人給企業(yè),并收取運送費,此收費方式比目前方案便宜不少。因此,看好Starship前景的汽車業(yè)者戴姆勒(Daimler),也對Starship挹注了約1,600萬歐元(約1,981.61萬美元)的資金。
不過,Starship仍在舊金山等城市遭遇阻礙,原因是這些城市禁止機器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對此Heinla表示維吉尼亞、華盛頓特區(qū)、佛羅里達、威斯康辛和愛達荷州等州都已經(jīng)松綁相關法規(guī),并允許Starship在當?shù)貭I運。
雖然Heinla看好送貨機器人前景,倫敦貨運公司Hermes主管Richard Blown便對送貨機器人快速取代人類貨運員的前景存疑。
Hermes在測試送貨機器人后,遭遇了下列限制:機器人被限制在3公里的的范圍內(nèi),并且需要先安排路線。而Uber的駕駛完全可以取代機器人的工作。因此,最后Hermes決定使用傳統(tǒng)的貨車送貨方式。
Hermes進一步表示,相較于該公司的送貨員可以一趟完成50件送貨任務,1個送貨機器人只能在半小時內(nèi)完成1件送貨任務,這表示送貨公司需要準備很多機器人,才能完成1名人類送貨員完成的任務。
這表示Starship除了要設法擴大自身規(guī)模之外,還得解決人類送貨員的抗議,以及法規(guī)限制等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