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國的“互聯網+”產業(yè)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在這個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建設迎來了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9月8日上午,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中國(國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峰會在無錫舉行。峰會以“數據為基 以人為本”為主題,共同探討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痛點與解決方案,分享當前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以及全球智慧城市發(fā)展的先進經驗、前沿技術、應對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共話智慧城市的發(fā)展趨勢。
數據治理和服務支撐能力up
無錫城市大數據中心二期上線發(fā)布
城市大數據中心匯聚數據資源、提供統一平臺、支撐豐富應用,是大數據發(fā)展的基石,也是智慧無錫建設的核心。
無錫城市大數據中心一期于2014年啟動建設,重點是“搭架構、打基礎”,率先構建了人口庫、法人庫兩大基礎數據庫,并搭建了全市統一的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初步實現市級政府部門政務數據的匯聚與共享。大數據中心二期于2018年啟動建設,重點是“抓治理、強服務”,新建了多層次數據倉庫、數據治理平臺等功能模塊,建立了標準規(guī)范體系。
升級后的大數據中心已具備全線上數據共享、全自動數據治理、多維度數據標簽、集約化數據服務、便捷化多云納管等多種功能,支撐無錫智慧城市建設躋身國內先進之列。
截止目前,無錫城市大數據中心已梳理全市市級56個政務部門的1485個數據資源、26001個數據項, 7個市(縣)區(qū)的460個部門的2588個數據資源、79860個數據項;已匯聚市級49個部門的1803張信息表、30733個數據項、124.53億條數據(其中結構化數據38.86億條,非結構化數據85.67億條),總容量達2.65TB;已向24個部門和單位提供數據共享服務。
可以想象,未來的城市大數據中心不僅僅只是匯聚政府數據,還將積極接入和容納第三方社會化數據,真正做到以市民為中心,建立起每個市民的專屬數據銀行。
大數據和智慧城市領域重點項目簽約
新型智慧城市優(yōu)秀解決方案獲獎
無錫在積極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智慧產業(yè)化和產業(yè)智慧化,形成智慧城市建設與智慧產業(yè)發(fā)展互為支撐、互動發(fā)展的良好局面。
會上簽約的4個代表性項目分別為:綜合能源智慧計量管控平臺、全息三維物聯網集成應用平臺、中科金保智慧城市安全管家系統、澳鵬(Appen)人工智能研發(fā)中心,總簽約金額17億元,對于推動無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產業(yè)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何讓更多的企業(yè)與個人參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來?
在峰會上,“無錫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智慧公共出行應用”、“大數據為老師、學生、家長減負增效”等十大優(yōu)秀解決方案獲獎,將在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設中予以重點推動落地。個人入選的目前百優(yōu)案例同步出爐,其中:智慧惠民服務39個、智慧企業(yè)服務22個、智慧城市管理39個。
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楊天若等人分別圍繞智慧城市、數字經濟、大數據等主題發(fā)表主旨演講,共同為無錫掀起一場智慧城市的“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