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國外媒體日前撰文稱,從可代客泊車的機器人到臉部識別系統(tǒng),再到用以跟蹤的信標機,全球各地的機場在部署試驗各類項目來給旅客帶來高效的服務。它們希望借助技術來幫你泊車,加速護照檢查,基于位置跟蹤信息為你指路和提供相關信息,從而讓你的出行變得更加輕松自在。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未來的機場將會像友好的主人一樣,能夠認出你,憑名字迎接你,知道要引導你到哪個地方。
全球各地的機場紛紛開始往這一方向邁進。在倫敦的蓋特威克機場,信標機(beacon)可以根據(jù)你的智能手機識別你的身份,給你提供GPS式的前往登機口的路線,沿路給你指出用餐或者購物的地方。通過關聯(lián)你的日程和車牌號碼,德國杜塞爾多夫機場的機器人可幫你泊車,然后在你下機后將車子歸還給你。研究人員正在開發(fā)能夠檢查你的行李和在乘客下機后幾分鐘內完成行李交付的機器人。
杜勒斯國際機場等機場部署了臉部識別系統(tǒng),讓你可以快速完成護照檢查。部分機場利用臉部識別系統(tǒng)來跟蹤你在航站大樓的移動。有的機場的登機口實施自動化系統(tǒng),在你掃描你的登機牌或者刷一下你的智能手表之后,入口就會像地鐵的十字轉門那樣打開。
在未來的機場里,指路牌將只是備用品,登記終端將會被塞到一角,代理人員也許更不必安排了。
這背后的理念是,削減成本,加快乘客的出行,且使得機場更加舒適。理論上,旅客將能夠得到更好的放松,有時間去做事、購物或者娛樂,因為機場會跟蹤他們的時間和位置,適時告訴他們該前往哪里。在航班延誤的時候,旅客可以到一家環(huán)境宜人的餐廳坐一坐,而不用在登機口苦苦守候,因而可能會沒那么煩躁。
機場技術開發(fā)商Unisys行業(yè)應用與交通副總裁特里·哈特曼(Terry Hartmann)指出,“機場再一次變得有趣起來了,你會覺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你可以輕松地在周圍閑逛游玩,出行因而成了令人愉快的經(jīng)歷。”
當然,飛機的座椅還是會很擁擠,航班還是會習慣性地延誤。不過,如果乘客能夠借助技術手段了解機場的路,知道距離登機口并不遠,他們就不必提前90分鐘到達機場。要是擔心機場會造成很大的侵擾,旅客可以選擇跳出它們的追蹤,直接斷開手機的藍牙連接即可。
臉部識別系統(tǒng)
6月,Unisys宣布已在杜勒斯機場完成其臉部識別系統(tǒng)的初始測試階段。該系統(tǒng)旨在幫助美國聯(lián)邦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辨認出那些企圖進入境內的冒充者。新護照配有嵌入包括你的照片在內的數(shù)據(jù)的芯片。那種臉部識別系統(tǒng)還應用于英國、葡萄牙、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等國,它們可比照旅客的臉部和護照上的照片,并得出匹配程度分數(shù)。匹配程度高的話,比起使用當前的肉眼識別,機場的入境檢驗員能夠更加確定入境者的身份。
哈特曼說,“人工辨別你眼前的人跟5年前的照片上的人是否匹配,是項很大的挑戰(zhàn)?!?/p>
在蓋特威克機場,系統(tǒng)可實時估算安檢處和入境檢查站的排隊情況。部分國家已經(jīng)實行自動化出入境管制,完全依靠臉部識別系統(tǒng),不安排任何的檢查員。美國還沒有走到那一步,因為護照里有所需芯片的旅客不夠多。
信標機
舊金山國際機場在二號航站樓安裝了350個信標機,目前也在測試一款應用來給視力受損的乘客發(fā)出語音指示。美國航空公司也已決定部署信標機幫助乘客找路,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將率先實行。
維珍航空公司在倫敦的等候大廳和國泰航空公司在舊金山的等候大廳所部署的信標機可識別進門的會員,并為他們提供像食品和飲料菜單這樣的信息。邁阿密國際機場也一直在做范圍有限的試驗。該類技術的一個潛在應用是:跟蹤進入行李傳送帶區(qū)域的人,然后在他們離開的時候,顯示他們期間等了多長時間。
航空電訊公司SITA今年的一項調查顯示,44%的航空公司計劃2018年之前采用信標機,而目前在試驗該項技術的航空公司比例為9%。
可代客泊車的機器人
圖2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機場的客流量處于增長當中,但它沒有足夠的地方去擴建車庫。而它的解決方案是:部署可代客泊車的機器人。
具體的運作流程是:旅客先在該機場的網(wǎng)站上預約,并輸入航班信息;接著,他們將車開到停車位,并鎖上車;系統(tǒng)讀取車牌號碼后決定車子的停泊位置,然后由看似大型鏟車的機器人“Ray”將車子移動到那個位置;晚上,機器人會重新編排車庫,以方便第二天下機的旅客取回車子。機場的系統(tǒng)可跟蹤旅客的航班是否延誤或取消,以及跟蹤車子在旅客下機時是否已經(jīng)準備好。
負責該機器人項目的SITA總經(jīng)理克里斯蒂安·揚克(Christian Jahncke)表示,那些機器人已經(jīng)運營了近一年時間,它們使得車庫容量提高了32%。他們也遇到一個問題:有時候機器人會觸發(fā)汽車的防盜警報系統(tǒng)。當然,那些警報聲最終都會停止?!皟?yōu)質的汽車在被機器人提起的時候會非常敏感?!睋P克說道。
可代客泊車機器人每天的使用成本為29歐元(約合32美元)。
它的售價則約為25萬美元,杜塞爾多夫機場目前部署了三臺。揚克指出,該機場在機器人上共計花費了100萬美元左右,成本要遠低于建造新的車庫。
SITA首席技術官吉姆·彼得斯(Jim Peters)表示,公司在探究打造可檢查行李的機器人的可能性。它的設想是,旅客會自助標記,或者配備可驗證身份的永久性行李標簽;機器人會提取行李,甚至可能完成交付,從而加速整個流程和降低人工勞動成本?!肮芾硇欣詈秃喕麄€流程是未來機場的一部分?!北说盟拐f。提供行李自助標記(沒有機器人)的航空公司比例已經(jīng)從去年的9%增加到17%。SITA的調查結果顯示,到2018年,該數(shù)字預計將上升到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