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佛白崖
由于人為破壞,被譽為英格蘭象征的多佛白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侵蝕。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白崖正以每年12英尺(32厘米)的速度后退,而幾個世紀前這一速度僅為每年0.8英尺(2厘米)。
白崖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氣候變化、森林砍伐、旅游業(yè)和工業(yè)正在給全世界的自然景觀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上個月一位環(huán)境報道記者為大堡礁寫了一篇訃告,其中提到93%的大堡礁珊瑚受到白化威脅。但一些科學家覺得報道太不成熟,還很生氣。
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位于以色列和約旦之間的死海正在以每年1米的速度干涸……
還有哪些世界奇跡景觀正面臨著消失的命運?
威尼斯
威尼斯沉沒的速度是以往的五倍,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這座城市正在向東歪斜,在過去的十年間,它每年往亞得里亞海偏移2毫米。
當?shù)亟⑵鹨惶酌麨榈姆烙到y(tǒng),目的是保護城市免于大浪的侵襲。人們在威尼斯礁湖的3個進水口建起自動門,這些門有蓄水防洪的作用。
長城
去年的一份報道稱中國長城的三分之一都消失了。自然損害、人為破壞和保護措施的不完善,導(dǎo)致1220英里(約2千米)的城墻化為塵土。人民日報報道稱目前長城只有八分之一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明代建成、擁有700多年歷史的長城因為建筑用地擴張被推倒,或被游客損毀。
9月,國內(nèi)一些部門使用水泥修復(fù)長城,將它變成了一條平滑的水泥路。這在國內(nèi)社交媒體上廣遭批評。
死海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死海正以每年一米的速度干涸,這么看來它消失的日子可以扳著指頭算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來到死海,享受漂浮在海面看書的感覺,傳說死海的泥漿還有保健功效。
水位的下降是水源約旦河的補給不斷變少造成的。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死海水面已經(jīng)下降了40多米。
馬爾代夫
全球氣候變暖正威脅著很多島國,包括天堂一般的馬爾代夫??刂茰厥覛怏w排放,降低地球溫度恐怕都不能阻止海平面的上升。即使地表溫度下降,熱量還是會積累在海洋上,造成冰川融化。由于很多島嶼都面臨這被淹沒的威脅,馬爾代夫不得不開始為居民修建人造島嶼。
恰卡塔雅冰川
位于玻利維亞安第斯山海拔5300米處的恰卡塔雅冰川曾經(jīng)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勝地。這里也曾是全世界最高的滑雪纜車的所在地,由一只古老的汽車引擎驅(qū)動。
盡管游客不多,還是有一些滑雪愛好者愿意冒險并享受樂趣。然而在1940到1982年間,冰川從222,967平方公里縮小至139,355平方公里。1996年它縮小到79,990平方公里,2005年幾乎消失殆盡,只留下赤裸裸的山坡。恰卡塔雅冰川的消亡對玻利維亞的滑雪運動和旅游業(yè)造成直接影響,依靠冰川融水謀生的農(nóng)民、商行以及城市居民也將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秘魯南部的納斯卡線條
納斯卡線條位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擁有2500以上的歷史,古人在地面上繪制了栩栩如生的花朵、鯨魚、駱駝、猴子等圖案,這些圖案數(shù)以百計,出自簡單的線條,它們究竟是如何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依舊是個謎。
2009年的一場大雨將一個納斯卡線條圖案沖毀。秘魯政府為了建設(shè)旅游業(yè)設(shè)施導(dǎo)致大水漫過美洲高速公路,盡管貧瘠偏遠之地,納斯卡線條還是沒能幸免于難。除此之外,當?shù)仄髽I(yè)為了發(fā)掘地下礦產(chǎn)也毀壞了一些圖案。
蒙大納冰川灣國家公園
美國蒙大納州的冰川灣國家公園可能要改名了,因為它的冰川幾乎全部消失。曾經(jīng)作為滑雪勝地,冰川灣國家公園擁有150多片雪原,隨著氣候變暖,雪原紛紛不見。根據(jù)美國地理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1910年公園有100多片雪原,但現(xiàn)在只有不到30片了。
幸存下來的滑雪場也因為雪的厚度不夠而被迫關(guān)閉。公園內(nèi)的溪流也因為雪的快速消融迎來越來越早的春汛。